1 凭票入账不等于找替票入账 会计人员有根深蒂固的“凭票入账”观念。很多会计人第一想法是找发票报销,却苦恼于找不到合情、合理、合法的发票,于是想起了“邪路”,找替票报销,这种做法明显是违法的,会计人员可能会因此承担法律责任。 2 没有发票也可入账 如果费用果真发生了,没有发票该怎么办呢?无需着急,没有发票一样是可以入账的。如果有证据表明其他应收款是挂账的费用,同样能以费用的名义入账,只是这部分费用不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入账时需提供的证据可以是收据、小票等。 3 不能证实费用真实发生的,有被认定偷逃个税的风险 最极端的情况是,既没有取得发票又没有证据表明挂账的其他应收款是费用。这时会计做账要小心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直接费用化处理,费用除了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还可能面临被认定偷逃个税的风险。 4 计提坏账 除了做费用报销外,还可以考虑计提资产减值。其他应收款也是可以计提坏账准备的。做账与计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针对长期挂账的其他应收款,应分类处置,属于费用的需费用化;属于薪酬、分红的,应补交个税;实在收不回来的借款,会计做账时可根据会计政策计提坏账。但要注意,计提的坏账不一定能得到税务的认可,在汇算清缴时要记得纳税调整。 5 股东大额借款 有些股东为了逃避个税,将工资、奖金、分红等长期挂在其他应收款,这正是税务要处罚的“自作聪明”。还有一种情况是股东从公司把钱拿走了。这是很敏感的事情。如果金额比较大,上述处理方式都不适用此情形。按照税务的规定,股东借款当年没有归还,而且不能证明是用于生产经营的,税务会将之视作分红。

老师您好,我们接手的这家公司(工程行业)账上挂着几十个人的其他应收款,这些账务存在着什么风险吗,我们应该如何来规范这个账务,向个人买材料,没有发票,走的对公户,然后一直挂着其他应收款,现在应收款已经有30多个,且金额都较大,我们接下来应该然后规范这个账务,不要挂着那么多其他应收款
长期挂账其他应收款的危害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来平账呢
长期挂账的其他应收款如何平账?
您好,老师,我们公司老板在其他应收款借方有挂账,在其他应付款贷方也有挂账,能不能将其他应收款借方余额调整到其他应付款呢? 如果要调的话,应该怎么调呢?
营改增后,长期挂账的往来款项会有什么风险?应如何应对?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长时间挂账会有什么风险,分别应如何处理?
公司内部很多的公司,从一家打款到另一家,入的应收,再支付给供应商,这个打款过程需要来发票吗?
你好老师,生产企业,刚生产几个月,我刚接手,请问原材料出入库存、成品出入库(销售)、做账,建议怎么干? 目前软件用的是金蝶没有领料模块,用不了, 我打算做账用财务软件,库存这块另外用软件,有推荐的吗?
有一家公司收到内部的款项后,开了一家。然后又支付给供应商也开了发票。但是这家公司没有实际的业务,付给供应商货款后也没有实际的入库。这家公司没有主营业务收入,开给内部公司的发票算不算虚开发票?
有一家公司收到内部的款项后,开了一家。然后又支付给供应商也开了发票。但是这家公司没有实际的业务,付给供应商货款后也没有实际的入库。这家公司没有主营业务收入,开给内部公司的发票算不算虚开发票?
老师,员工出差飞机票购买方是单位,备注只是保单号能报账吗?
想问一下电脑如何登陆会计学堂滴网站,
还是说这个销项税额,无论是普票或专票都需要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也就是说都是需要缴税的?
降龙软件自动结转出来的凭证出错怎么办
朴老师进。 房开企业自用房地产和对外出租的房地产属于土地增值税中可售建筑面积还是不可售建筑面积啊? 在土地增值税清算中该怎么处理这部分的成本呢?
企业年金60万,分三年领完,一年领20万,需要交多少税
而且不能证明是用于生产经营的,税务会将之视作分红。 一是债务风险。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公司股东只有大股东一人,或大股东夫妻两人,这笔债务公司不会主动向大股东追偿。一旦公司发生了股权变更,第三方股东就可能要求大股东归还所欠公司的债务。 二是税务风险。按照税务的规定,股东借款超过一年没有归还,而且不能证明是用于生产经营的,税务会将之视作分红,应按20%的税率缴纳个税。 要防止上述3类风险,建议借款之前通过董事会决议或股东会决议,取得股东或者董事的支持,明确大股东借款不是个人私下的行为;或者签订借款协议,约定借款利息,借款期限,企业按月计提借款利息,明确借款属性。当然,更希望大股东能做到公私分明,规范财务管理。这是杜绝此类风险的最佳方法。
好的,谢谢老师,老师现在我们公司账上盈利较多,老板想把自己车卖给公司,然后公司也想买一间商铺来做成本这样可以吗,是否存在风险,账务应该怎么做呢
好的,谢谢老师,老师现在我们公司账上盈利较多,老板想把自己车卖给公司,然后公司也想买一间商铺来做成本这样可以吗,是否存在风险,账务应该怎么做呢
你好,有新的问题请在平台重新提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