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您好:请问您我这句话有问题吗?(领用自家产品除了售价法(用售价外)其他的都按成本计算)

2020-11-01 23:04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0-11-01 23:43

学员您好,我认为您这句话没问题,领用自家产品,要么按成本计量、要么按公允价值(也就是您说的售价)计量,至少我本人做题的过程中也没碰到过有第三种计量方法

头像
快账用户6906 追问 2020-11-01 23:49

老师,那您可不可以也和我说一下,您的那三种计量方法啊?我看看我遇到的是不是也和您的一样啊?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11-01 23:55

您好,我刚才的信息是没碰到过第三种计量方法,所以您的说法正确

头像
快账用户6906 追问 2020-11-01 23:59

好!那我说吧!这个成本是固定资产在建造时他领用自家的商品有两个价(成本、售价),公允价值的话应该是在盘盈或盘亏的情况下吧!是这样的吗?老师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11-02 00:15

没错,在固定资产建造时领用自家商品用的是成本价,盘盈盘亏或者是处置固定资产是用公允价。其实领用自家产品还有一种方法是用名义金额计量,不过这种情况极其少见,就是商品没有售价、没有成本价、市场上没有同类产品、也没有任何手段去评估的商品,以名义金额1块钱入账,不过这种名义金额只局限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理论知识,事实上也是基本很难碰到

头像
快账用户6906 追问 2020-11-02 00:17

老师这个题目的分录怎么写啊?

老师这个题目的分录怎么写啊?
头像
快账用户6906 追问 2020-11-02 00:21

还有一个问题,购入一台固定资产这个公司是一般纳税人、有进项税额、这个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可这个销项税额最后到了消费者的手里,可我搞不懂的是那这家公司他计账干嘛啊?

头像
快账用户6906 追问 2020-11-02 00:23

而且他:贷方也是银行存款(可以有别的)可我就不理解这个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11-02 00:35

这题是小规模纳税人,采购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时不做进项税额抵扣 借:在建工程   269600    贷:银行存款  269600

头像
快账用户6906 追问 2020-11-02 00:37

我知道,可我问的是两个问题啊!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11-02 00:37

如果是一般纳税人,的确销项税额是由消费者承担没错,但公司采购原材料或者固定资产时,同样是作为消费者向卖家支付了进项税,所以一般纳税人上交增值税就是等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头像
快账用户6906 追问 2020-11-02 00:39

可他登记入账的目的是什么啊?我认为既然一进一出了就没必记录了啊!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11-02 00:49

登记入账的目的一来是满足税法规定,二来一进一出金额也不一样,例如A公司购进商品1000元,进项税130元,卖出商品1500元,销项税195元,卖出商品2000元的销项税由于由消费者出,本来就不该是A公司的钱,所以A公司需要上缴增值税195元;买进商品1000元,由于已经支付进项税130元给卖家,最后上缴增值税时本就不该再去支付给税局,所以税局允许抵扣,最终这两笔业务最终需要上交增值税=195-130=65元

头像
快账用户6906 追问 2020-11-02 00:51

好的,谢谢,早点休息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11-02 00:53

好的,学员,谢谢您的关心了,祝您晚安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学员您好,我认为您这句话没问题,领用自家产品,要么按成本计量、要么按公允价值(也就是您说的售价)计量,至少我本人做题的过程中也没碰到过有第三种计量方法
2020-11-01
您好,那您这个处理有合理依据,毛利率负数是异常的
2022-04-08
你好,销售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出售的产品数量 销售价格是不一样,但是你的成本金额是固定的呀,每个月都要算出生产产品的总成本是多少,总成本/数量就是单位成本
2021-07-31
你好,计算如下,请参考:
2021-09-27
后续计量控制用成本法,成本法除了分红和减值那有一笔分录其他地方都没有,后期也没有调整分录
2021-06-23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