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面值为8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市场同类债券的实际年利率为6%。2019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摊余成本为()万元。(P/A,6%,3)=2.6730;(P/F,6%,3)=0.8396。 老师,这个题能解下嘛,P/A,6%,3是什么意思呀?
面值为8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市场同类债券的实际年利率为6%。2019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摊余成本为()万元。(P/A,6%,3)=2.6730;(P/F,6%,3)=0.8396。 老师,这个题能解下嘛,P/A,6%,3是什么意思呀?
老师 这个表里的公允价值变动我不是很懂 为什么不直接1300和摊余成本1086去比 这不就是本期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嘛? 为什么要减掉上一年的公允价值变动?
【学习方法】比较本期摊和公;摊余成本3;账面价值4。 这里的3和4是什么意思
老师,这个5万预期的减值到底是什么意思呀?为什么不做减值准备的分录呢?为什么不影响摊余成本啊?老师后面答案又做了比减值3万冲回的分录
老师,这种发票可以吗?劳务费。
加油卡预充值和实际消费两个环节是不是都可以申请开具发票呢?预充值的时候申请不征税普通发票,实际消费后再申请专用发票,还是说只能选择开具一次发票
老师跨省的外经证是怎么预交啊
应付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如果重分类到预付账款,报表上哪些科目还要动?资产增加负债该怎么调
我公司做汽车贸易业务,从甲公司采购10台汽车,采购后直接卖给乙公司,由乙公司去提车,我公司采购和销售的账务处理应该怎么做?
老师,请问去年有几笔电信话费的发票现在发现纳税人识别号错了怎么办,联系重新开具吗
请问工资直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社保也是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社保吗
题目中计算为什么不考虑变动销售管理费用?
老师您好,这两个答案,一个说分析程序不适用于控制测试,一个说数据分析可应用于了解可测试内部控制。这两个答案怎么理解
老师同一家公司,应收账款挂账贷方229,应收票据借方挂账10000,这个怎么理解
讲个故事吧。 比如说,企业发行一种债券,面值是1250元,票面利率是4.72%,期限是5年。其实企业是想募集1250元的,但是他发现按照他这个票面利率发行的话,没人买。后来企业折价卖,卖1000元。本来价值1250元的债券,现在卖1000元,果然有人贪便宜买了。比如老王买了一份,很开心,到处跟人家说花了1000元买了1250元的东西,赚了250元。 到了第一年年末,老王收到企业给的利息59元,这时他的邻居跟他说,现在市场利率是10%,你的1000元拿去做投资的话,应该有100元的收益啊,可你现在只收到了59元(1250X4.72%),还差41块钱呢。老王一听急了,就去找企业理论,企业说现在我没钱给你,那41块钱就当是我再管你借的吧。老王后悔莫及,但是也没办法,谁让自己贪便宜呢。这样第一年年末,老王自己记账的时候,提醒自己,我现在已经借给他们1041块钱了。 第二年年末,老王算投资收益,当然就要用1041的本金来算了(1041X10%=104.1),这时企业还是给老王59块钱,差了45块钱,老王又去找企业理论,企业还是没钱,这时老王自己说,那45块钱就当是我借给你的啊。回家后,老王恨恨的说,我可是已经借给他们1086块钱了(1041+45)。 暑去秋来,春来夏往,时间如梭。 转眼到了第五年末,企业借的钱到期了,老王算了算,尼玛,老子刚开始花了1000块钱买了个1250块钱的债券,以为捡到大便宜,谁知道最后总共借给他们1250块钱。这时企业给老王送来了1250的本金和最后一期的利息59元,还送给老王一面锦旗“助人为乐、品德高尚”。 现在老王再也不买债券了,改去学会计去了。 案例中,每一期的本金就是摊余成本,就是把这250块钱分摊到每一期。因为一开始卖1250没人买,企业就卖1000,剩余的250分摊到每一期收,最后总共也能收到1250,。可以用这种方式理解。
支付了1000元购买面值是1250元的债券,这个1000元就是借给对方的钱,也就是初期摊余成本——实际付的钱。 “摊余成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本金,即借出的本金,所以取得时贷:银行存款1000元,按面值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元。两者的差额250元就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要在以后每期逐渐摊销掉,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由实付数调为票面数——实际付的钱+ - 摊销掉的(朝面值方向调)。 投资者应该获得的利息收益(投资收益),比如第一期利息,应该用“期初摊余成本1000*实际利率比如10%=投资收益100”,“实际利率”是指市场上真实的利率,而按“面值1250*票面利率比如6%=75”,得到的是当期实际收到的利息。这样两者有了差额25元,即应收利息(实际利率计算)与实收利息(票面利率计算)差额,就是当期应该摊销的利息调整。第二期期初的摊余成本(剩余本金)是多少呢?在第一期收到了75元利息,而实际应该获得100元的,说明还有25元没收回,则可以理解成又借给对方25元,那现在借出的本金即第二期摊余成本就是原来的1000元加上25元=1025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