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这个是没有的哦
请问老师有没有现金流量表的公式套用模版呢
请问老师有没有现金流量表的公式套用模版呢
老师我问下有没有金蝶软件迷你版现金流量报表的课程学习
#提问#老师发下现金流量表公式,还有没有实操可练习
老师你好,想问下会计学堂里面怎么没有练习填写现金流量表呢?每个实操后面只有资产跟利润,为啥呢?
如果应聘公司老板问怎么样才能让公司合理合法的少交税,该怎么回答
8月份公司付了3000元买手机给客服部和采购部当工作手机用,8月份票没有回来,票在9月份开的“专票”回来,请问我在8月份和9月份会计分录怎么写?
残疾保障金申报的年平均职工人数怎么算呢
截至2025年2月,首华物业供暖三处合同负债金额57,183,423.11元,其中:预收物业服务费34,313,182.98元,预收热源费22,479,859.53元,预收停车费390,380.60元,上述各项预收费用中包括2024年度,未及时结转收入。老师,这个被审计单位怎么整改?做什么分录?
学堂有教现金流量表如何编制吗?
老师您好,老板要付货款,对方是私户,不接受公户转钱,老板可以私户付货款嘛?要开票
"根据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北京分所2024年9月30日出具的报告号上会京报字(2024)第0364号的《北京首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供暖三处应收应付款项审核报告》显示,截止2022年12月31日应付款3,781,949.92元,其中:已签订合同金额3,721,549.92元,未签订合同金额60,400.00元。 根据应付未付台账汇总表显示,截止2025年2月,应付未付金额9,487,084.57元,其中:已签订合同金额7,320,848.27元,未签订合同金额2,166,236.30元。"老师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被审计单位怎么整改?
请问老师 增资扩股跟股权转让哪个比较适合小型公司?
老师 公司在上海 深圳有仓库 购进的东西入到了深圳的仓库 收到的仓储发票可以正常入账吗
小规模公司,即开了专票,又开了普票,怎么填报增值税申报表,没有超30万
能发下现金流量表公式吗?
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2B(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2B(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2.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2B(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2B(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3.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投资所支付的现金=(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2B(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2B(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6.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2B(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2B(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2B(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2B17%)%2B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2B(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2B(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B(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2B补贴收入%2B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2B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2B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2B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2B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B2)-(4%2B5%2B6%2B7)} 4.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2B“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2B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2B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5.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2B(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2B17%)%2B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2B(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2B(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2B(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6.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2B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2B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2B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2B其他应付 7.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2B“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2B“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2B“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2B(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2.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2B(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2B利息支出%2B长期借款利息%2B在建工程利息%2B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5.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2B(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2B(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2B管理费用中折旧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存货(期初数-期末数)。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2B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2B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2B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2B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2B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2B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5.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2B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2B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2B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2B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