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第2个公式能理解,第3个公式怎么来的?

老师,第2个公式能理解,第3个公式怎么来的?
2021-07-23 22:30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1-07-23 22:59

第三个公式就是第一个公式的后半部分呀。总差异等于用量差异加价格差异。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第三个公式就是第一个公式的后半部分呀。总差异等于用量差异加价格差异。
2021-07-23
你好,用成本口径计算是考虑存货的管理角度。一般是用第一个公式。如果分析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出现成本为分子
2022-06-10
同学你好!第二个公式,我们可以用管理用利润表来记忆,边际贡献减去固定费用等于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减利息费用等于税前利润,经营杠杆等于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减去固定成本)即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
2021-11-27
你好,这个公式是前面的公式推导的得到的。 利润预测值=(销售收入预测值-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预测值-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率        =(销售收入预测值-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1-变动成本率)        =(销售收入预测值-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   盈亏临界点以上的销售额(即销售收入减去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减去其中的变动成本就是利润额。
2023-09-26
同学,你好,我给你分析一下,你稍等。
2021-07-05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