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学员,有具体的背景题目吗
A产品违约损失28 执行合同损失30 售价90 成本总额120 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的市价总额110 借:资产减值损失10(120-11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 借:营业外支出18 贷:预计负债18 B产品违约损失38 执行合同损失30 售价90 成本总额120 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的市价总额100 Q:为什么B计提的减值是30(我开始按A的方法算减值是20)
合同售价100,库存商品60,合同履约成本30合同取得成本20,销售费用10, 那么可变现金额是100-10=90 成本是60+30+20=110 那么20的减值是大家按比例分摊?
懂的老师麻烦回答下 合同售价100,库存商品60,合同履约成本30合同取得成本20,销售费用10, 那么可变现金额是100-10=90 成本是60+30+20=110 那么20的减值是大家按比例分摊? 准则第三十一条说,先要对其他准则规定的那些合同成本进行减值测试,比如库存商品就是存货那个准则规定的,那么我对它减值测试的时候,是按照售价-处置费用=90 tip:这里我觉得不是:售价-处置费用-合同履约成本-合同取得成本,因为存货准则说是将要发生的成本,合同履约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是已经发生了的。 那么库存商品无需减值(90>60) 那么按照第三十条,合同成本的可变现净值是:100-10=90 tip:剩余对价-未来要发生的成本 我姑且认为这里的剩余对价是指售价-处置费用-相关税费 那么这个90就是库存商品+合同履约成本+合同取得成本=110的可变现净值 那么接下来这个20的减值是在合同履约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之间分摊,还是库存商品+合同履约成本+合同取得成本之间分摊? 参考资产减值那章,库存商品不应该再分摊减值了,已经触及它的底线了,应该是其他
某大型商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活动期问推出“购物满 100,返还20 元本商场购物券”的活动。假设该商场销售的商品平均成本率为60%。即标价为100元的商品,其成本为60 元。以上价格均为含税价,增值税税率为13%,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 (1)如果商场推出“购物满100,返还20元本商场购物券”的同时,明确“返还的购物券,在下次消费满100元时可用于抵减”的规则。 本案例"满返"的税负总额和销售现金流是多小? (2)试比较“满返〞(一次销售),“满减”“满返〞(结合使用购物券的第二次销售)三种情况下,税负占销售净现金流比例各是多少? (3)对于商场推出的满返和满减活动,你的建议是什么?
某大型商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活动期问推出“购物满 100,返还20 元本商场购物券”的活动。假设该商场销售的商品平均成本率为60%。即标价为100元的商品,其成本为60 元。以上价格均为含税价,增值税税率为13%,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 (1)如果商场推出“购物满100,返还20元本商场购物券”的同时,明确“返还的购物券,在下次消费满100元时可用于抵减”的规则。 本案例"满返"的税负总额和销售现金流是多小? (2)试比较“满返〞(一次销售),“满减”“满返〞(结合使用购物券的第二次销售)三种情况下,税负占销售净现金流比例各是多少? (3)对于商场推出的满返和满减活动,你的建议是什么?
消费满300,充值3倍,也就是900元,本次消费的300即可免单,这个分录怎么做?我们是小规模,税率是1%
23年中级经济法和25年中级经济法有哪些大的变化点,哪些章节可以不学
我接手外账会计的账,8月和9月的报表都对的上,但是10月份我根据她的凭证做的账,资产负债表却差了93000元,我去查了税务系统,对方公司就只开了一笔93000的发票,外账会计给我的凭证,也没有涉及预付账款,只有应收应付资产,我重分类了账,8到9都好好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10月份会有笔93000的差额,我怎么都找不到原因,我这该怎么做账
老师,四大行跨行支付都有手续费 我支付空调费用5000,手续费9元 借:固定资产-空调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手续费是要单独录一张凭证吗 还是和固定资产一起,录在同一个凭证,分录上?
财税是在哪个网站查询
老师,充1000送200 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1000 销售费用200 贷:预收账款 那消费满300,充900,这300免单 分录: 借:银行存款900 销售费用300 贷:预收账款1200 这么做对吗 贷:预收账款900
公司购进车辆享受了一次性加速计提折旧,一年内车子被出售了,请问会计分录怎么做
能帮忙算算2024年整年产生汇兑损益不,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具体多少
福利费包括员工外地旅游的餐费和住宿费吗
老师好, 1、请问招待费扣除标准之一是全年收入的千分之5,全年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对吗? 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是应付职工薪酬为计税依据的百分比,那么应付职工薪酬的二级科目里也有福利费,这个应付职工薪酬的百分比包含二级科目福利费一起不呢?
没有,这是我的疑问
如果是这样的话,是按照比例分摊的,这个
可是准则好像是说先对库存商品减值测试
那是因为有单独的可以计算减值的时候,老师接触的上市公司审计的,如果分不开的,都是按照比例分摊的
有单独可以计算减值的怎么测试? 不是应该按照合同减去处置价格吗?那不还是100-10=90,不还是绕来绕去,绕不出去吗?可是准则既然写了这个条款,应该是有意义的
比如说库存商品单独给了售价,成本的, 学员你说的条款 ,可以截图发一下吗,因为要看具体的背景的情况,会计很讲究背景情况,结果是不一样
这是收入会计准则上的话
他这个其实就是,比如如果适用单独的减值的,先确认,确认后差额确认合同成本产生的
对啊,单独减值不还是根据合同售价来
您不懂的话,可以找其他老师讨论吗?
不好意思,老师可能没有表述清楚,比如库存商品可以单独计算减值,但是库存商品和合同履约成本等只能组合计算,这时候要先计算单独的,然后踢掉单独的,剩下的按照比例分摊,这个在注会教材会计里面资产减值章节有讲的
它是专为合同的存货啊,只能用合同售价,我觉得你好像不是很明白…
您周一跟其他老师讨论下吧
如果专为合同的存货,按照合同售价考虑,但是你其他项目,比如合同履约成本是不能用合同售价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