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对于资产组中每项资产的减值准备的确定。如果某个单项资产有两种途径可确定减值金额且两个金额不一致的话,以较小者作为其减值金额。 本题中,A、B资产均可单独确定一个减值金额,分别是A=9、B=30. 通过整体减值测试为减值300-225=75万元,在第一次分配后确定的减值金额分别为A=20、B=17.5、C=12.5、D=25。 相比较而言,对A确定减值金额为9没问题,但需要将20-9=11重新分配给BCD.计算后分配率=66/220=0.3。再分配后的减值金额,B=0.3*70=21、C=0.3*50=15、D=0.3*100=30。这样,B的减值也没有超过其自身其他途径计算的减值金额30,也符合按资产价值分配的规则,是可以接受的。
(三)甲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度发生的与固定资产相关业务如下: (1)2010年12月20日,甲公司从乙公司一次购进三台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A设备、B设备和C设备,共支付价款4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0万元,包装费及运杂费30万元,另支付A设备安装费18万元,B、C设备不需要安装,同时,支付购置合同签订、差旅费等相关费用2万元,全部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2)2010年12月28日三台设备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三台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000万元、1800万元和1200万元。该公司按每台设备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支付的价款进行分配,并分别确定其入账价值。 (3)三台设备预计的使用年限均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均为2%,均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4)2011年3月份,支付A设备、B设备和C设备日常维修费用分别为1.2万元,0.5万元和0.3万元。 (5)2011年12月31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发现B设备实际运行效率和生产能力不足以达到预计的状况,存在减值迹象,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20万元,其他各项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迹象
这题里的,题目已知AB设备的可收回金额,我在分配资产组减值金额时第一次分配时,A分配9,B分配30,为什么不对呀,(答案是要先第一次分配给全部ABCD设备,再第二次分配才确定)
(五)红太阳公司2020年4月份生产产品时发生如下相关数据:(1)生产的B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共500小时,第一道工序200小时,第二道工序300小时,为简化核算,假定各工序内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50%。(2)第一道工序在产品300件,第二道工序在产品200件,完工产品600件。(3)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其他成本费用均随着加工进度陆续发生。(4)B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共计40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200万元,制造费用成本300万元。(5)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费用。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1.采用约当产量法,原材料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分配时应具备的条件是()。A、原材料是陆续投入的B、原材料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C、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大D、原材料按定额投入答案:2.第一道工序和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程度分别是()A、20%、70%B、40%、70%C、40%、60%D、2
【经典考题.2012年不定项改】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业务如下:(1)2020年12月2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购进三台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A设备、B设备和C设备,共支付价款4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520万元,包装费及运输费30万元,另支付A设备安装费18万元,B、C设备不需要安装,同时,支付购置合同签订、差旅费等相关费用2万元,全部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2)2020年12月28日三台设备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三台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000万元、1800万元和1200万元。该公司按每台设备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支付的价款进行分配,并分别确定其入账价值。分录
13.2021年1月1日,A公司以一台设备作为对价取得B公司80%的股权,能够控制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A公司和B公司在此次合并之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该设备的原值为1000万元,已累计计提折旧4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2021年5月21日,B公司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为4000万元。2021年度,B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40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2021年度取得及持有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对损益的影响金额是( )万元。 老师我的问题是想知道,b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还有实现净利润的时候怎么做账务处理
今年9月份,说全国都要购买社保这个政策是吧?但是我总感觉不大现实,公司里有些老员工50多周岁了,他们前面就不怎么买,也不知道他们能在这公司干多久?到底要不要买,应该做怎么样的决策和防备好呢?左右都是难!诶!这个政策简直了!太片面了描述的!
这里为啥是合同负债呢。
报考了25年的中级,但我感觉我考不过,因为我没有做到题,我只听了几遍课,没做题。深思熟虑后我不想去考,我想备考26年的注会,然后26年再去参加中级考试。但我想从9月份开始备考注会的4门:会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这样备考可以吗?到明年的8月份去考试,这次我要先预习,然后听课,再做题。争取在考试前过3遍。9.11.1.3(会计和财管)10.12.2.4月份(税法和经济法)。这次我扎扎实实的来,成绩不会陪着演戏,不能假学习,不要拿孩子当借口。可以不,一年冲这4门
注会会很难考吗,一年备考3科通过率大不
这里股票的发行费,为何计入成本,方老师讲股票的发行费很独立,冲减资本公积。第三张是方宁老师的教案
同样都是现金捐赠,为何一个确认捐赠收入,一个不能确认捐赠收入?
麻烦老师看一下,第三题的第三小问,我算出来始终等于5,答案给的20,麻烦老师解答一下!
老师!怎么判断哪个方案适合谁?
你好老师,这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余额,怎么对冲掉呢
老板嫌未分配利润太多,怎么做能在不少交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减少未分配利润
意思是不管题目中有没有给出其他的可收回金额的条件,都要先分配,再去跟题目条件去比较?
是的 假如一个单项资产,帐面100,买能买80,使用可产生
75收益。按80卖,计减值20;按使用收益75,计减值25。可收回金额以高为准80,计提减值金额以低为准20。因为人们处置资产时总会选择损失少的方式。 当有两种途径可计算减值金额时,应以金额较低者来确认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