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没有规定的具体金额,就是实际根据具体情况去判断,一般除了日常维修,其他改扩建或者大修基本都会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判断题 1.股票投资应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2.在资产负债表上,“无形资产”项目一般应当按照“无形资产”账户余额列示 3.现金折扣会影响销售收入总额的确认。 4.企业本年度的利润分配完毕之后,利润分配科目应无余额。 5.企业应缴纳的印花税、车船税、房产税等,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6.处置债权投资时,持有期间已确认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收入应计入处置损益。 7.企业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按照规定必须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流动负债反映。 8.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量发出存货的成本,在物价上涨时,当月发出存货的单位成本小于月末结存存货的单位成本。 9.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长期借款,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其利息支出应予以资本化。 10.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11.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如果估计价款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均已满足,也不应确认收入实现。 12.根据应收款项组合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的坏账准备,应当反映各项目实际
老师,请教一下: 固定资产多种情况提到“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部分”、“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等描述, 但是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就是以下5个要点: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和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3.有形资产,4.相关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成本能可靠计量。 教材上所说: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部分,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那到底多少金额、或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呢?感觉没法儿判断啊? 可否麻烦老师详细解释一下,能举例说明最好,谢谢! 到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8—2020年度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的经济业务如下(价格中均不含税):(1)2018年6月1日,自行建造一条生产线,建造过程中领用的工程物资价值300万元,领用的生产密原材料价值200万元,发生工人工资18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相关税费4万元,以上支出全部符合资本化条件。10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3)2018年12月5日,企业决定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共发生材料支出100万元,人工支出20万元,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其中被更换部件的账面价值为24万元,作为减少成本处理,更换的新部件的价值为10万元。2018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仍可使用10年,净残值为12万元。(4)2019年1月1日,甲企业将该生产线对外经营出租,租期为1年,每月租金为16万元,作会计分录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8—2020年度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的经济业务如下(价格中均不含税):(1)2018年6月1日,自行建造一条生产线,建造过程中领用的工程物资价值300万元,领用的生产密原材料价值200万元,发生工人工资18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相关税费4万元,以上支出全部符合资本化条件。10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3)2018年12月5日,企业决定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共发生材料支出100万元,人工支出20万元,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其中被更换部件的账面价值为24万元,作为减少成本处理,更换的新部件的价值为10万元。2018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仍可使用10年,净残值为12万元。(4)2019年1月1日,甲企业将该生产线对外经营出租,租期为1年,每月租金为6万元。作会计分录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8—2020年度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的经济业务如下(价格中均不含税):(1)2018年6月1日,自行建造一条生产线。建造过程中领用的工程物资价值300万元,领用的生产用原材料价值200万元,发生工人工资8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相关税费40万元,以上支出全部符合资本化条件。(2)2018年6月30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3)2018年12月5日,企业决定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共发生材料支出100万元,人工支出20万元,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其中被更换部件的账面价值为24万元,作为减少或本处理,更换的新部件的价值为10万元。2018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仍可使用10年,净残值为12万元。(4)2019年1月1日,甲企业将该生产线对外经营出租,租期为1年,每月租金为6万元。作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