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ABC选项 可变现净值=(2.5-0.3)*100=220 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 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5 贷:存货跌价准备5 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
某公司2021年12月末结存材料100件,总成本为225万元。期末材料的市场售价为25万元/件,预计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为03万元/件。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0。A该批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220万元B本期期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5万元C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D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在以后期间不可以收起
11.多选题某公司2021年12月末结存材料100件,总成本为225万元。期末材料的市场售价为2.5万元/件,预计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为0.3万元/件。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该批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220万元B.本期期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5万元C.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D.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在以后期间不可以
2021年12月31日,某企业A商品账面余额为300万元,由于市场价格下跌,该商品预计可变现净值为2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初余额为零。下列各项中,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商品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A.借:营业外支出50贷:存货跌价准备50B.借:资产减值损失50贷:存货跌价准备50C借:管理费用50贷:存货跌价准备50D.借:信用滅值损失50贷:存货跌价准备50
多选题某公司2021年12月末结存材料100件,总成本为225万元。期末材料的市场售价为2.5万元/件,预计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为0.3万元/件。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该批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220万元B.本期期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5万元C.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D.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在以后期间不可以上面题我打错了这才是
乙上市公司,期末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11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甲产品”科目余额100万元,库存原材料--A材料未计提跌价准备。2011年年末“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额为1000万元,“库存商品--甲商品”科目的账面余额500万元,库存A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乙产品共计100件,每件产品成本直接材料费用10万元,80件乙产品已经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价格为每件11.25万元,其余20件乙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预计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1万元;预计生产乙产品还需发生除A原材料以外的成本为每件3万元,预计为销售乙产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每件为0.55万元。甲产品无不可撤销合同,市场价格总额为350万元,预计销售甲产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1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计算2011年12月31日库存原材料A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计算2011年12月31日甲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计算2011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公司自购房子办公,房产税怎么交吗?比如价值11万
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现在推行的电子凭证具体是什么意思?必须在财务软件上做账吗?
老师,旅游行业,差额计税,科目余额表未交增值税怎么调和做分录,账里需要交税,税务里不需要交税,实际成本大于要抵扣的税,所以不用交,那怎么做账呢!
老师:公司是使用小企业会计准则,施工企业,1)例如2024年的1到6月份,付人工费,做了分录是:借:工程施工—人工费,贷:应付职工薪酬,然后月底结转成本,做的分录是: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工程施工—人工费,这样对吗?但是7.8两个月份没有工程做了,但为了留住员工,依然发放了工资,做了分录:借:工程施工—人工费,贷:应付职工薪酬,那么月底了,要怎么结转呢?2)9月份又接到工程了,这个工程做到2025年2月份才结束,每个月都是做:借:工程施工—人工费,贷:应付职工薪酬。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月底结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工程施工—人工费,这样的分录对吗?这样到2025年2月份工程结束,成本是包含2024年9—12月份的人工费,2025年1-2月份的人工费,那么税局会认同2024年的9—12月份的这部分人工费的成本吗?这部分个税是在2024年申报的
请问农药行业,在增值税申报时,勾选进项时,流程是什么?应注意什么。
公允价值层次值是什么,大白话讲一下,看不太明白,占分多吗
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海外用工单位,海外用工单位形式发票合计20万,其中包括工资五险一金10万,服务费6万,合计预扣所得税4万,开具差额电子发票金额合计20万,不含税金额195238.1,税款4761.9扣除部分是10万,小企业会计准则按国内开具的电子发票入账怎么做分录,其中预扣的所得税部分是否要从收入中剔除
老师公司连续三年亏损,税务局让我们写自查报告。税局的意思是不想着让我们交税,自查是不就是税务局已经关注到我们的异常了?
如何快速提取EXCEL里面重复项里面的最大值
第四问的分录和金额怎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