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养老金领取计算方法: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一、养老保险领取金额的计算方法 1、养老金计算办法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2、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下限为0.6,上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计算中,无论哪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例: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5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500元+4500元×0.6)÷2×15×1%=54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500元+4500元×1.0)÷2×15×1%=675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500元+4500元×3.0)÷2×15×1%=135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500元+4500元×0.6)÷2×40×1%=144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500元+4500元×1.0)÷2×40×1%=18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500元+4500元×3.0)÷2×40×1%=3600元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个月=每月养老金 二、养老保险的注意事项 1、职工缴费工资高于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2、个人身份参加养老保险的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作为个人缴费基数,可选择的档级为60%、80%、100%,基于如今社平工资逐年提高,考虑到个人承受能力,部分省市增加40%的档级。 综上所述,就是小编对养老保险领取金额怎么计算问题的解答,养老保险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广泛支持,但是各地对养老保险金额的缴纳比例可能存在一些区别,所以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注意观察本地的计算标准,这是很有必要的,养老保险金额的领取于此也是息息相关的。
社保卡显示的参保地对以后退休金拿多少有影响吗,据说有的人想办法也要把社保参保地定在北上广这种大城市,这样子退休金可以多领一些,是依据参保地的最低工资水平来定退休金金额吗,所以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参保地的退休金每个月就可以比小地方的多?
1.使晚年幸福,老王计划从退休起的30年间,每年拿出24万元用于补充社会养老金账户,如果未来平均收益率为每年6%要求(1)老王要有多少钱才能满足退休养老的愿望?(2)老王的儿子小王为此计划在未来10年内每年等额存入银行一笔钱,小王每年应存多少钱
如何算未来退休社保可以拿多少钱
公司要交社保,想知道退休后拿多少钱,比如退休后拿3000块钱,每个月要工资多少才能退休后拿到3000块钱甚至更多
.使晚年幸福,老王计划从退休起的30年间,每年拿出24万元用于补充社会养老金账户,如果未来平均收益率为每年6%要求(1)老王要有多少钱才能满足退休养老的愿望?(2)老王的儿子小王为此计划在未来10年内每年等额存入银行一笔钱,小王每年应存多少钱
请问这个可以抵扣吗,怎么计算抵扣
为什么坐飞机不能开发票而是行程单呢
你好老师,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跟未交增值税这两个科目怎么理解?
老师,新的工作人员签订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医疗增员用工形式如何选择是农村合同制还是城镇合同制,之前在别的单位缴纳的社保,是城镇合同制吗?谢谢
7.1开始对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灵活用工平台有委托代征资质,申报的时候是经营所得,这些人员也没有缴纳社保,会不会填写报送后引起税务风险
老师,公司借钱的利息可以算经营成本吗?
老师你好,请问这种可视化图表怎么做
请问一下小规模企业有8人都交的社保,现在需要招20人,不想交社保,这20人如果按工资薪金报个税会不会有风险?
各位老师,大家好,如果我在宁夏注册的公司,想挪到外地,怎么操作
老师您好,与项目合作方签订的服务合同或者会务服务合同里的预算单里有交通费,场地费,餐费,会议费等需要支付,是专家个人要报销,不是本单位员工。可以从公户支出给内部员工,备注:备用金,然后再支付出去,对方可以提供给企业普通发票。这样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吗?这种操作挺频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