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 法律行为对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影响是由意思表示决定的这句话的法律行为和对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影响是什么意思

2023-02-20 12:01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3-02-20 12:14

亲爱的同学中午好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3-02-20 12:16

意思表示指的是企图发生一定的司法上效果的内心意思,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3-02-20 12:18

意思表示的类型 (一)明示和默示 1、明示。明示是使用直接语汇实施表示行为。 (1)口头形式。口头形式即口头语言形式。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即书面语言形式,主要指文字(文件、信函、电报)、图表、照片、技术工程用图、电子数据等形式。书面形式又分一般书面形式和公证、登记等特别书面形式。公证形式即以公证书对民事法律行为加以证明的形式。 2、默示形式。默示形式是含蓄或者间接表达意思的方式。 (1)推定,即行为人用语言外的可推知含义的作为间接表达内心意思的默示行为。 (2)沉默,即行为人依法或者依约以不作为间接表达内心意思的默示行为。 (二)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与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向相对当事人作的意思表示,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有相对人时,如果意思表示达到相对人有传递在途时间,则该意思表示以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自完成时生效。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划分: 1、对特定人的表示和对不特定人的表示。须以特定人为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是对特定人的表示。无需向特定人实施的意思表示是对不特定人的表示。区分的意义在于须以特定人为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对于非特定人不生效。 2、对话表示和非对话表示。有相对人的双方表示,依其相对人是否处于可同步受领和直接交换意思表示的状态,而划分为对话表示和非对话表示。口头或者打电话直接订立合同是对话表示;相反,通过信函交往或者经使者传达而订立合同,则属非对话表示。区分的意义在于,非对话表示,意思表示有在途时间,而对话意思表示则无,法律对两者保时生效、撤回的规定不一样。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3-02-20 12:30

举例,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是由当事人意思表示决定,如催告、拒绝要约等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3-02-20 12:31

下面这段您也可以理解一下: 1)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照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即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没有真实意思表示,该行为就不算是法律行为。 2)意思表示不等于法律行为。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两个或数个意思表示;实践性法律行为的成立,除了意思表示以外,尚需交付标的物。 3)单方、诺成性法律行为的成立,意思表示等于法律行为。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