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这个四强调的是先计算其在共同经营中所占的份额
老师:我想让你帮忙看几个收据的备注,看是否有毛病句,可以么?原票是没有的,但我可以举例说明的 那我再举几个例子给你看一下哈: 举例1: 退面积平方差(2020.1.1-2020.12.30) 举例2:退二次加压2020.1.1—2020.12.31 举例3:某地区的还建房低保户的物业费5年优惠100% 还有几个举例说明: 举例4:第一年全额(1173元)交的移至(低保户物业费五年优惠100%)2020.1.1-2020.12.31交; 举例5:第一年全额交因未按空置房的价格收,余下300元,移至2020.1.
欧洲一家航空公司发展了一条新航线从A地到B地,飞行成本为50000欧元,每天有四趟航班,分别在上午7点、10点,下午1点和4点。飞机容量为240个座位。每天第一班和最后一班都是满载的,而第二班和第三班只有一半座位坐满。 (1)计算每趟航班的平均成本。 (2)如果你是航空公司的咨询顾问,公司想知道它应该吸引哪一类顾客,是非高峰期顾客(坐中间两趟航班)还是高峰期顾客(乘坐第一趟和最后一趟航班),你的建议是什么? (3)为什么? 老师可以写一下详细分析嘛,谢谢
第2点和第4点画蓝线是什么意思,可以举个实际例子计算解释一下嘛?谢谢各位老师。
永信会计师事务所某审计小组正在举行重要审计项目审计小组讨论会,在会中就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注册会计师赵涛提出一种观点: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越少,可以得出审计证据的质量和数量是呈反比的,所以审计证据质量越低,那么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也就越多,也就是说审计证据数量可以弥补审计质量上的不足。注册会计师吴涛提出一种观点:审计资源都是有限的,为了使事务所获取更多的利润,对于那些获取审计证据比较困难和成本比较高的程序,可以采取其他程序来代替,只要不影响最终的审计质量即可。要求:请回答审计证据的特征,审计证据的特征包括(1)第1题和(2)_第2题,其中相关性和(3)_第3题是审计证据适当性的核心内容。(2)你是否认同注册会计师赵涛和吴涛的观点?如果认同,请在空格中填写认同;如果不认同,请在空格中填写不认同。(4)我_第4题_注册会计师赵涛的观点,(5)我_第5题_注册会计师吴涛的观点,
老师,请问一下,这个个人所得税,他不是第一步已经扣除并且已经缴纳了吗?为什么第二步的发放工资的时候,又弄到贷方来给增加了呢?老师,我是有点笨且是零基础,你可以举一个例子吗?打个比方那种,不然我理解起来好困难,麻烦老师啦
老师,请问报销伙食费,明细表提供的是每周的肉,蔬菜明细。发票直接开食品可以吗?
个人工资交个税税率是多少
有限合伙企业税务局给核定的税目有企业所得税对吗
老师计提社保只计提单位部分的吗
你好老师个体户经营超市购买的水果蔬菜损耗怎么计算出来
你好老师小规模纳税人固定资产已折旧完现在已经报废会计分录怎么做 购冰柜3200元累计折旧1200元净资产是800元
未分配期末余额=未分配的期初数+利润表里的净利润对吗
一家汽车4S店,在销售车时几乎都会赠送汽车精品,我都可以视同销售吗,账务怎么处理老师
老师 某公司以其自产电子产品390台作为福利发给员工 该产品每台生产成本为1200元 每台市场售价1500 公司有职工300名 车间管理人员20名 行政管理人员40名 销售人员30名 计提 借生产成本 508500 制造费用33900 管理费用67800 销售费用5085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661050 我不明白这些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超豪华小汽车零售加征交的消费税率是10%固定的吗还是?
举例,在长投层面,如果甲乙共同控制80%,甲乙分别占一半,如果被投资方产生收入100,则甲享有的收入份额是40
三和四表达的是两种意义,价格计算上可能是不同的,也有可能是相同的
你说的的“收入份额40元”这个举例,是说第4点吗?那第3点可以举一下例子吗?
收入份额40针对的是第四点 针对第三点,你自己写的例子是正确的 也就是如果不存在类似长投这种不完全控股的情况下,基于100收入,如果甲乙各自份额是0.5,则各自享有50收入
第四点时,虽然甲乙也各自有50%的份额,但是继续甲乙总共享有80%的控制,计算实际份额40%,也就是表述里的“按其份额确认…”
你举的例子是第4点,也就是说甲乙按比例1:1来获得这个收入,那和我写的第3点的例子就是一模一样的。你举的例子跟我举的例子就是一样的,区别在哪里呢?
收入是100,甲乙各自只能获得40,这是1:1吗?
所以第3点是:对于AB两个就能进行集体控制、共同控制,没有C。对吧?而第4点是说:AB两个能控制,是集体控制、共同控制,但是C也持股,比如10%,对吗?
是的,可以通过这个例子去理解
老师,但是我觉得这两句话真的没有很大的区别,你看每个词的对应,就是第3句话中有“享有的”,第4句话没有
这个是从国际会计准则翻译过来的,确实很晦涩,主要就是一个语序的问题,代表了强调的不同侧重点,其实我们以通过考试为目的,按照可以理解的方式去理解下就好了,也不用过于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