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和事业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是指从非同一级政府财政部门获得的拨款,包括专项资金和其他非同级财政拨款。这些拨款通常用于特定的项目或用途,例如科研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年末,这些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通常会转入非财政拨款结转账户,以反映尚未使用的拨款情况。 事业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则是高校从非同一级政府财政部门获得的科研项目经费,这些经费通常用于支持高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当高校收到这些经费时,它们会被记入事业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账户。 至于为什么在收到政府财政预算的科研项目时,高校会将它们计入事业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而不是非财政拨款收入,可能是因为这些经费的来源和用途与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不同。政府财政预算的科研项目通常是特定的高校科研项目,这些项目的执行和成果是高校科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它们计入事业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可以更好地反映高校的科学研究活动和成果。 总之,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和事业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使用范围和目的也不同。在处理这些收入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记录。

事业单位的收入只有财政拨款和上级下拨补助经费不足的收入,单位没有项目,年终财政结余为零,那非财政结余是否为流动资产减负债,若不是,上级下拨的经费和财政收入支出时没有分开,如果看非财政结余
资料:某纳入市级政府财政部门预算范围的事业单位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收到上年确认的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 20000元,款项已存入开户银行,该笔款项为专项资金收入。数日后,从上级省财政部门获得一笔本年度财政专项资金 145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存款户。年末,“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科目的本年发生额为 145 000 元,将其全数转入“本期盈余”科目:“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科目的本年发生额为 165 000 元. 全部为专项资金收入,将其转入“非财政拨款结转——本年收支结转”科目。 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29、某事业单位收到其主管部门拨来的非财政拨款收入并存入银行时,一般会计处理为()。A.借:银行存款贷:上级补助收入B.借:银行存款贷: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C.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贷: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D.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贷:上级拨款预算收入
下列科目在年末结转时,转入“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的是( )。 A 经营收入 B 上级补助预算收入中的非专项资金 C 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中的专项资金 D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老师,我是行政单位,2022年收到了一笔2000元上级拨款,我计入了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年末转入非同级财政拨款结转科目,今年1月用了这笔钱, 请问1月应该怎么这笔业务处理的会计分录?
我公司银行付B公司75万,股权转让。 我公司如何做账?用交多少印花税?具体做账的分录如何写?
在会计方面,现在做的工作是会计,有初级证,除了中级职称要考(注会、高级根本考不过,也不考虑),还能考什么证会有价值?比如审计师?税务师?经济师?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和哪个更性价比高
公司租我的车,一年一万二,从2016至2025年共计十年12万,现在才结算,我怎么给对方代开发票?一年一开还是一次12万都能开出来?
员工个人社保,也是由公司去交,这部分如何做分录
购买方罚款,我放开红冲发票冲掉原来对应业务里货物的一部分对应的金额,这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存货损毁?按红冲的发票金额红冲还是按成本。
老师,您好,我公司是外贸公司,出口了一批货物 ,这月报税时,海关的出口数据推送到税务系统上了,但是改货物的的进项票供应商还未开给我们,导致我们现在是预估的入库,那这个预估的成本是否可以结转成本 ,还是按实际情况,不确认收入,报税收入差异200多万,写明原因,行吗,或者怎么处理更好,谢谢了
我们公司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我们公司卖保险给客户的时候,送了100块钱代金券给客户,然后这个成本。算进了我们续保的成本,客户拿着代金券去做保养,抵扣了100块钱出来,应该怎么做账务处理?
建筑企业付木材木器加工费怎样做分录?
老师,请问利润表里面要报的税收滞纳金跟税后滞纳金是一个意思吧!
老师,会计离职交接明细是什么?
老师,也就是说非财政拨款收入里的专项资金,会用在行政单位,事业单位非高校的科研专项情况的核算里。而事业收入—非财政拨款收入基本上是属于高校科研项目会用到的会计科目
非财政拨款收入中的专项资金,确实常常被用于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以及非高校的科研专项情况的核算。这一部分的收入主要是由非财政部门(如企业、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拨付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事业收入-非财政拨款收入主要是用在高校科研项目的核算中。这种收入通常来源于高校自行筹措的科研资金,如通过科研项目合同、合作协议等方式筹集的资金。 总的来说,非财政拨款收入和事业收入-非财政拨款收入都是非财政来源的资金,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资金来源和应用方向。前者主要来自非财政部门,具有专门用途,而后者主要来自高校自行筹措的资金,主要用于高校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