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朋友您好,这个是现金补贴吗?

老师,员工餐费计入什么什么科目?申报个税用加上餐费吗?
老师你好,给职工发奖品入什么会计科目?借:管理费用等科目,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老师帐务处理是这样的吗?那申报个税还需要按购买时的发票金额合并到工资里一起申报吗?
员工培训费入什么科目?需要申报个税吗?
请问对公转给员工的补贴费 计入什么科目?怎么做分录 需要申报个税吗 金额是一万一人 发了三人
通过银行发给员工的报刊费用,入什么会计科目?需要申报个税吗?
跟政府签订的合同,合同包含了人工和花卉的采购,这种是开看绿化工程还是养护类发票?
您好,转给员工的费用备用金,公户的备注应该填什么呢?备用金?预支备用金?
老师您好,公司付给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的“专利申请代理费”和“专利申请规费”是计入研发费还是其他费用呢?
表格如下所示,期初库存+本期发货-期末库存=本期流向,期末库存=门店库存+总部库存。1.当期末库存数量为空值时(即门店库存和总部库存为空值)则本期流向为0;当期末库存为0时(门店和总部库存数量为0),则本期流向计算满足上面条件。老师,您好!该怎么设置公式呢?
老师好,一般纳税人超市销售蔬菜,开票可以开免税发票吗?
老师,请问我企业在银行短期贷款了,计提银行利息和付利息应怎样作会计分录
老师您好,个体工商户用报印花税吗?怎么操作,谢谢
老师你好,这种情况怎么处理,个税系统申报了工资薪金所得也缴纳了税费,电子税务局发过来这样的信息,怎么处理
供应商给顾客开的专用发票是13%的税率,供应商交税是按多少交的????
出口退税业务 背景我们是一般纳税人,出口业务提单不显示我们公司的名称,合并提单了,这种情况可以出口退税资料收集条件怎么做满足出口退税业务要求?
对的,是发到员工的银行卡
纳税人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优惠,需填写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税额抵减情况表 第1列“期初余额”:填写上期期末结余的加计抵减额。 第2列“本期发生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计提的加计抵减额。 第3列“本期调减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应调减的加计抵减额。 第4列“本期可抵减额”:等于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调减额。 第5列“本期实际抵减额”:反映按照规定本期实际加计抵减额,按以下要求填写: 若第4列≥0,且第4列<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主表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则第5列=第4列; 若第4列≥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主表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则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 若第4列<0,则第5列等于0。 第6列“期末余额”:填写本期结余的加计抵减额,为本期可抵减额-本期实际抵减额。 四、举例说明 某A企业为先进制造业一般纳税人,符合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政策,2023年7月所属期无加计抵减期末余额,2023年8月所属期销项税额为60万元,进项税额50万元,本期没有进项税额转出。 应纳税额计算如下: 抵减前应纳税额=600000-500000=100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发生额=500000*5%=25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可抵减额=0%2B25000-0=25000元小于抵减前应纳税额100000元 因此,加计抵减本期实际抵减额=25000元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本期实际抵减额=600000-500000-25000=75000元 申报表填写如下: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 纳税人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优惠,需填写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税额抵减情况表 第1列“期初余额”:填写上期期末结余的加计抵减额。 第2列“本期发生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计提的加计抵减额。 第3列“本期调减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应调减的加计抵减额。 第4列“本期可抵减额”:等于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调减额。 第5列“本期实际抵减额”:反映按照规定本期实际加计抵减额,按以下要求填写: 若第4列≥0,且第4列<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主表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则第5列=第4列; 若第4列≥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主表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则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 若第4列<0,则第5列等于0。 第6列“期末余额”:填写本期结余的加计抵减额,为本期可抵减额-本期实际抵减额。 四、举例说明 某A企业为先进制造业一般纳税人,符合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政策,2023年7月所属期无加计抵减期末余额,2023年8月所属期销项税额为60万元,进项税额50万元,本期没有进项税额转出。 应纳税额计算如下: 抵减前应纳税额=600000-500000=100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发生额=500000*5%=25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可抵减额=0%2B25000-0=25000元小于抵减前应纳税额100000元 因此,加计抵减本期实际抵减额=25000元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本期实际抵减额=600000-500000-25000=75000元 申报表填写如下: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 纳税人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优惠,需填写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税额抵减情况表 第1列“期初余额”:填写上期期末结余的加计抵减额。 第2列“本期发生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计提的加计抵减额。 第3列“本期调减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应调减的加计抵减额。 第4列“本期可抵减额”:等于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调减额。 第5列“本期实际抵减额”:反映按照规定本期实际加计抵减额,按以下要求填写: 若第4列≥0,且第4列<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主表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则第5列=第4列; 若第4列≥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主表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则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 若第4列<0,则第5列等于0。 第6列“期末余额”:填写本期结余的加计抵减额,为本期可抵减额-本期实际抵减额。 四、举例说明 某A企业为先进制造业一般纳税人,符合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政策,2023年7月所属期无加计抵减期末余额,2023年8月所属期销项税额为60万元,进项税额50万元,本期没有进项税额转出。 应纳税额计算如下: 抵减前应纳税额=600000-500000=100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发生额=500000*5%=25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可抵减额=0%2B25000-0=25000元小于抵减前应纳税额100000元 因此,加计抵减本期实际抵减额=25000元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本期实际抵减额=600000-500000-25000=75000元 申报表填写如下: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 纳税人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优惠,需填写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税额抵减情况表 第1列“期初余额”:填写上期期末结余的加计抵减额。 第2列“本期发生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计提的加计抵减额。 第3列“本期调减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应调减的加计抵减额。 第4列“本期可抵减额”:等于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调减额。 第5列“本期实际抵减额”:反映按照规定本期实际加计抵减额,按以下要求填写: 若第4列≥0,且第4列<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主表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则第5列=第4列; 若第4列≥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主表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则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 若第4列<0,则第5列等于0。 第6列“期末余额”:填写本期结余的加计抵减额,为本期可抵减额-本期实际抵减额。 四、举例说明 某A企业为先进制造业一般纳税人,符合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政策,2023年7月所属期无加计抵减期末余额,2023年8月所属期销项税额为60万元,进项税额50万元,本期没有进项税额转出。 应纳税额计算如下: 抵减前应纳税额=600000-500000=100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发生额=500000*5%=25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可抵减额=0%2B25000-0=25000元小于抵减前应纳税额100000元 因此,加计抵减本期实际抵减额=25000元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本期实际抵减额=600000-500000-25000=75000元 申报表填写如下: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