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通过银行发给员工的报刊费用,入什么会计科目?需要申报个税吗?

2023-11-09 17:54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3-11-09 17:54

学员朋友您好,这个是现金补贴吗?

头像
快账用户4150 追问 2023-11-09 18:02

对的,是发到员工的银行卡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3-11-09 18:11

纳税人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优惠,需填写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税额抵减情况表 第1列“期初余额”:填写上期期末结余的加计抵减额。 第2列“本期发生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计提的加计抵减额。 第3列“本期调减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应调减的加计抵减额。 第4列“本期可抵减额”:等于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调减额。 第5列“本期实际抵减额”:反映按照规定本期实际加计抵减额,按以下要求填写: 若第4列≥0,且第4列<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主表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则第5列=第4列; 若第4列≥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主表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则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 若第4列<0,则第5列等于0。 第6列“期末余额”:填写本期结余的加计抵减额,为本期可抵减额-本期实际抵减额。 四、举例说明 某A企业为先进制造业一般纳税人,符合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政策,2023年7月所属期无加计抵减期末余额,2023年8月所属期销项税额为60万元,进项税额50万元,本期没有进项税额转出。 应纳税额计算如下: 抵减前应纳税额=600000-500000=100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发生额=500000*5%=25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可抵减额=0%2B25000-0=25000元小于抵减前应纳税额100000元 因此,加计抵减本期实际抵减额=25000元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本期实际抵减额=600000-500000-25000=75000元 申报表填写如下: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 纳税人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优惠,需填写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税额抵减情况表 第1列“期初余额”:填写上期期末结余的加计抵减额。 第2列“本期发生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计提的加计抵减额。 第3列“本期调减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应调减的加计抵减额。 第4列“本期可抵减额”:等于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调减额。 第5列“本期实际抵减额”:反映按照规定本期实际加计抵减额,按以下要求填写: 若第4列≥0,且第4列<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主表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则第5列=第4列; 若第4列≥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主表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则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 若第4列<0,则第5列等于0。 第6列“期末余额”:填写本期结余的加计抵减额,为本期可抵减额-本期实际抵减额。 四、举例说明 某A企业为先进制造业一般纳税人,符合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政策,2023年7月所属期无加计抵减期末余额,2023年8月所属期销项税额为60万元,进项税额50万元,本期没有进项税额转出。 应纳税额计算如下: 抵减前应纳税额=600000-500000=100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发生额=500000*5%=25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可抵减额=0%2B25000-0=25000元小于抵减前应纳税额100000元 因此,加计抵减本期实际抵减额=25000元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本期实际抵减额=600000-500000-25000=75000元 申报表填写如下: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 纳税人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优惠,需填写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税额抵减情况表 第1列“期初余额”:填写上期期末结余的加计抵减额。 第2列“本期发生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计提的加计抵减额。 第3列“本期调减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应调减的加计抵减额。 第4列“本期可抵减额”:等于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调减额。 第5列“本期实际抵减额”:反映按照规定本期实际加计抵减额,按以下要求填写: 若第4列≥0,且第4列<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主表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则第5列=第4列; 若第4列≥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主表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则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 若第4列<0,则第5列等于0。 第6列“期末余额”:填写本期结余的加计抵减额,为本期可抵减额-本期实际抵减额。 四、举例说明 某A企业为先进制造业一般纳税人,符合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政策,2023年7月所属期无加计抵减期末余额,2023年8月所属期销项税额为60万元,进项税额50万元,本期没有进项税额转出。 应纳税额计算如下: 抵减前应纳税额=600000-500000=100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发生额=500000*5%=25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可抵减额=0%2B25000-0=25000元小于抵减前应纳税额100000元 因此,加计抵减本期实际抵减额=25000元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本期实际抵减额=600000-500000-25000=75000元 申报表填写如下: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 纳税人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优惠,需填写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税额抵减情况表 第1列“期初余额”:填写上期期末结余的加计抵减额。 第2列“本期发生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计提的加计抵减额。 第3列“本期调减额”:填写按照规定本期应调减的加计抵减额。 第4列“本期可抵减额”:等于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调减额。 第5列“本期实际抵减额”:反映按照规定本期实际加计抵减额,按以下要求填写: 若第4列≥0,且第4列<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主表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则第5列=第4列; 若第4列≥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主表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则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 若第4列<0,则第5列等于0。 第6列“期末余额”:填写本期结余的加计抵减额,为本期可抵减额-本期实际抵减额。 四、举例说明 某A企业为先进制造业一般纳税人,符合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政策,2023年7月所属期无加计抵减期末余额,2023年8月所属期销项税额为60万元,进项税额50万元,本期没有进项税额转出。 应纳税额计算如下: 抵减前应纳税额=600000-500000=100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发生额=500000*5%=25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可抵减额=0%2B25000-0=25000元小于抵减前应纳税额100000元 因此,加计抵减本期实际抵减额=25000元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本期实际抵减额=600000-500000-25000=75000元 申报表填写如下: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学员朋友您好,这个是现金补贴吗?
2023-11-09
通过工会发放的员工福利,工会的银行账号,不用报个税
2025-10-16
同学你好 这费用不用报个税 但是工资要报
2024-09-18
计入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不用报个税
2023-06-20
计入福利费,不用申报个税
2025-01-16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