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本题需要一些时间解答,稍后 回复
老师好,别人给我们公户打钱,我们帮别人购进了一辆车,落户到了我们公司名下,立马又过户走了,那这个会计分录咋写呢!,然后我们还交了车辆购置税完整的会计分录能不能写一下?
老师好,这个业务是来龙去脉是这样的:1一家公司给我们打款10万,2我们用9万买了一台车,落户我们公司名下,然后用剩下的一万交了购置税,接着我们就过户给之前给我们打款10万的那家公司,现在这个完整的会计分录老师能不能讲一下?我是小白
老师好,这个业务是来龙去脉是这样的:1一家公司给我们打款127245万,2.我们用116900万买了一台车,落户我们公司名下,然后用剩下的10345.13交了购置税,接着我们就过户给之前给我们打款的那家公司,车过户金额是116900元,过户我们没有承担任何费用。现在这个完整的会计分录老师能不能讲一下?我是小白
老师好,这个业务是来龙去脉是这样的:1一家公司给我们打款127245万,2.我们用116900万买了一台车,落户我们公司名下,然后用剩下的10345.13交了购置税,接着我们就过户给之前给我们打款的那家公司,车过户金额是116900元,过户我们没有承担任何费用。现在这个完整的会计分录老师能不能讲一下?我是小白
老师好,这个业务是来龙去脉是这样的:1一家公司给我们打款127245万,2.我们用116900万买了一台车,落户我们公司名下,然后用剩下的10345.13交了购置税,接着我们就过户给之前给我们打款的那家公司,车过户金额是116900元,过户我们没有承担任何费用。现在这个完整的会计分录老师能不能讲一下?我是小白
老师,您好,为什么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要考虑相对风险的抵消效果,但是评估固有风险的时候不考虑
老师,只要是进项发票在8月1日(含1日)后做的退税勾选,相应的数据都在9月申报8月增值税附表二中体现对嘛?
这道题第(5)问为什么最后要乘个70%???看我用红笔框起来打的箭头处
你好老师,开具二手车统一发票后,要开增值税发票的话系统能自动带出这张发票的信息吗?怎么判断为是同一个销售行为
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如果是公司的话,每年年底有限合伙企业需要给有限公司分红吗?还是只是有利润时才给有限公司分红?
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如果是公司的话,每年年底有限合伙企业需要给有限公司分红吗?还是只是有利润时才给有限公司分红?
你好老师,经济法中董事会过半数董事出席即可,为啥决议是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
你好老师,我公司是二手车经销企业,开具二手车统一发票后,还需要开具增值税发票吗?
账上库存虚高,怎么处理?
这道题的D是对的吧?老师课件上也是ABD
好的谢谢老师
购买时取得发票了!但是卖的时候没有开出去发票,直接走二手车交易了!二手车交易发票是给对方开具的,我们公司啥票没有。
一家公司给我们打款127245万 借:银行存款127245 贷:其他应付款-打款公司127245 用116900万买了一台车 借:固定资产116900 贷:银行存款116900 用剩下的10345.13交了购置税 借:固定资产10345.13 贷:银行存款10345.13 银行存款余额=127245-116900-10345.13=-0.13 车过户金额是116900元 借:其他应付款116900 贷:固定资产116900 借:其他应付款10345.13 贷:固定资产10345.13
那不走固定资产清理这个科目吗?
现在我交了购置税比他们打进来钱多了0.13元咋办?就是你上面那个-0.13元我看不懂。
也就是说我固定资产比其他应付款多了0.13
你计提折旧了么,过户发票开具交税了么
都没有,没有折旧,过户没有开发票,没有缴税,就是最后季报时要交印花税。
相当于在你这过一下账,我建议你这么做即可。
那多交的那个0.13比其他应付款多了0.13咋处理?
你们单位自己承担,或者向打款公司要回来。
或者是做一笔营业外支出?借其他应付款公司贷营业外支出?
那最后过户时不走一下固定资产清理这个科目会不会有啥问题?
哦,不对,借其他应付款10345营业外支出0.13,贷固定资产10345.13这样对吧?
你这个0.13那个你自己承担的话,你别走营业外支出了,你就走那个费用里得了,走管理费用或者什么费用里的呢,就走管理费用得了,其他得了。
好的,那最后过户的时候是不是用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好一些呢?
是的,你是平价转让固定资产
那老师意思还是坚持不需要用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吗?直接用固定资产。
我建议,直接用固定资产
还有就是购置税,那需要用这个科目过渡吗?借固定资产—车辆贷应交税费—车辆购置税,借应交税费—车辆购置税贷银行存款,这样的,
用剩下的10345.13交了购置税 借:固定资产10345.13 贷:银行存款10345.13
车辆购置税读入固定资产成本中
好的,那就不需要用应交税费车辆购置税过度了!
是的,不用应交税费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