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虑调增调减时,需要将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和广告费合并,并统一与销售收入的15%进行比较。
2.某企业在2019年获得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其产品销售成本为23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为55万元。发生各种费用69万元,其中包括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7万元(同类同期银行贷款利息为5万元),企业发生捐赠支出3万元,业务招待费2万元。此外,该企业的营业外收入为20万元,营业外支出为14万元,其中包括交给税务机关的滞纳金3万元,非广告赞助支出6万元。要求:计算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
某企业2018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销售收入4500万元,销售成本2000万元,增值税700万元,税金及附加80万元; (2)销售费用1500万元,其中广告费800万元,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20万元; (3)管理费用5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50万元,研究新产品费用40万元; (4)财务费用80万元,其中向非金融机构借款1年的利息50万元,年利率10%(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6%);(5)营业外支出50万元,其中接受工商局罚款2万元,通过政府部门向希望小学捐款42.6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2018年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写出纳 税调整的步骤及数额)。
某企业2018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如下:(1)销售收入4500万元,销售成本2000万元,增值税700万元,税金及附加80万元;(2)销售费用1500万元,其中广告费800万元,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20万元;(3)管理费用5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50万元,研究新产品费用40万元;(4)财务费用80万元,其中向非金融机构借款1年的利息50万元,年利率10%(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6%);(5)营业外支出50万元,其中接受工商局罚款2万元,通过政府部门向希望小学捐款42.6万元。要求:计算该企业2018年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写出纳税调整的步骤及数额)。
某企业2018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如下:(1)销售收入4500万元,销售成本2000万元,增值税700万元,税金及附加80万元;(2)销售费用1500万元,其中广告费800万元,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20万元;(3)管理费用5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50万元,研究新产品费用40万元;(4)财务费用80万元,其中向非金融机构借款1年的利息50万元,年利率10%(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6%);(5)营业外支出50万元,其中接受工商局罚款2万元通过政府部门向希望小学捐款42.6万元。要求:计算该企业2018年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写出纳税调整的步骤及数额)。
2.某企业在2019年获得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其产品销售成本为23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为55万元。发生各种费用69万元,其中包括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7万元(同类同期银行贷款利息为5万元),企业发生捐赠支出3万元,业务招待费2万元。此外,该企业的营业外收入为20万元,营业外支出为14万元,其中包括交给税务机关的滞纳金3万元,非广告赞助支出6万元。要求:计算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
老师你好,请问这个月的材料利用率,出现上月的清批,领用数是打的超定额,成品入库是上月的没请批的,这样怎么处理
物业公司5月份成立的,前会计说按季度缴税,是不是7月15号要交第二季度的税,是什么税呢,目前交物业费.电费,租赁,杂七杂八的收入都是开收据,是缴纳企业所得税吗,5月份和6月份都没有对外开过过票。 按照什么征收税阿,是缴纳企业所得税吗?如何计算税额阿。
三科精讲课都听完了 记不住不会做题怎么办 有没有什么方法……
有没有财管所有的公式ppt呢 可以发一份吗?
老师,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只产生暂时性差异,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也不影响应交所得税。而研发支出中的费用化支出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不缺人递延所得税费用,但是会影响到应交所得税。这样理解对么
老师,研究支出的费用化支出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但会影响所得税费用么,那它确认递延所得税么
老师,如果一道题里面有无形资产和商誉,那他俩会带来的影响仅仅是暂时性差异么?如果此题让求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他俩会影响到么
个体户享受两个附加税减免吗
老师,票据粘贴单上的凭证附件,在贴的时候,排序是怎样的,一下有好多张附件凭证的时候,有谁在上,谁在下的要求吗?贴上的时候?
老师,我4月到6月都没有做工资每个月也是0申报,我7月可以补发之前的工资吗?
那这个广告性的赞助支出放在营业外支出是没有关系的是吗
同学你好 广告性的赞助支出是否可以放在营业外支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企业能取得对应的发票,这种赞助费可以当做广告来处理,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按对应的比例来进行税前扣除。然而,如果企业不能取得对应的发票或者将这种赞助费当做捐赠处理,那么这种费用则不能税前扣除,需要计入营业外支出。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广告性赞助支出都可以放在营业外支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