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 待处理财产损溢”属于资产类科目,用以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发现长款时,应借记相关资产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因为长款意味着资产增加,故贷记此科目以反映待处理的财产增加。
你好 老师 库存商品盘盈 发现属于入库时漏记 那是先进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批准后 贷方怎么写呢
H公司20×9年亏损20万元,柳经理为了其工作业绩,要求会计人员在账面上“扭亏为盈”。于是会计人员在年底对一批款未付,但料已入库,对方未开来增值税发票的原材料(企业过去一直未做任何账务处理),做了盘盈原材料100吨,价值23万元的账务处理如下:1发现时借:原材料23万元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3万元②核销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3万元贷:管理费用23万元请问:(1)是否可以做这样的账务处理?为什么?(2)这样的账务处理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怎样的影响?(3)对款未付,但料已入库,对方未开来增值税发票的原材料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H公司20×9年亏损20万元,柳经理为了其工作业绩,要求会计人员在账面上扭亏为盈。于是会计人员在年底对一批款未付,但料已入库,对方未开来增值税发票的原材料(企业过去一直未做任何账务处理),做了盘盈原材料100吨,价值23万元的账务处理,这样做对企业利润有何影响①发现时借:原材料23万元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3万元②核销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3万元贷:管理费用23万元请问:(1)是否可以做这样的账务处理?为什么?(2)这样的账务处理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怎样的影响?(3)对款未付,但料已入库,对方未开来增值税发票的原材料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H公司20×9年亏损20万元,柳经理为了其工作业绩,要求会计人员在账面上“扭亏为盈”。于是会计人员在年底对一批款未付,但料已入库,对方未开来增值税发票的原材料(企业过去一直未做任何账务理),做了盘盈原材料100吨,价值23万元的账务处理如下:①发现时借:原材料23万元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3万元②核销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3万元贷:管理费用23万元请问:(1)是否可以做这样的账务处理?为什么?(2)这样的账务处理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怎样的影响?(3)对款未付,但料已入库,对方未开来增值税发票的原材料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 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即正常损失,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即非正常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老师,这个转管理费用的话要设置什么二级科目
那请问短款呢
同学您好,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库存现金,借:其他应收款,贷: 待处理财产损益
发现长款和短款时,待处理财产都会增加,所以是以待处理财产损溢的借贷方不同登记来区分吗
那借方登记增加量和贷方登记减少的准则怎么解释呀 老师,我搞不懂
发现长款时,待处理财产损溢增加,应贷记该科目;发现短款时,同样增加,但应借记该科目。这是因为长款意味着资产增加,而短款则是资产减少。借贷方不同用于区分长款和短款,确保准确反映财产变动。借方登记增加量和贷方登记减少的准则适用于一般资产类科目,但在特定情境下,如待处理财产损溢,会有特殊处
老师,既然把长款放在贷方,作为资产类科目,放在贷方的数是算是要做减法扣掉的,怎么算是资产的增加呢
资产类的所有科目借方减贷方,余额是是正数说明有资产,余额为负数说明没有资产甚至欠债了。长款要是算作资产的增加,不应该放在借方吗,表示资产的增加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较为特殊。发现长款时,贷记此科目,实际上是暂记资产增加,待查明原因后再做处理。此时,虽贷记,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资产减少”。因此,长款放在贷方是会计处理的特殊规定,用于准确反映财产变动情况。最终,根据处理结果,会进行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