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个税汇算专项扣除有哪些?扣除金额是多少?

2024-03-12 20:51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4-03-12 20:51

您好, 是这个,你看下吧

您好, 是这个,你看下吧
头像
快账用户7490 追问 2024-03-12 20:56

填报的时候需要有发票吗?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3-12 20:57

一般不用,有合同就可以了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您好, 是这个,你看下吧
2024-03-12
子女教育支出申报条件   1.扣除范围及标准   (1)扣除范围:3岁-博士(学前教育-全日制学历教育);   (2)扣除标准: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   2.扣除方式   (1)选择父母一方扣除;   (2)父母双方各扣50%;   注意:扣除方式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3.扣除起止时间   (1)学前教育:子女满3周岁的当月至小学人学前一月:   (2)全日制学历教育: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当月至教育结束当月。   继续教育支出申报条件   1.扣除范围及标准   (1)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扣除3600元;   (2)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扣除3600元;   (3)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在学历继续教育期间每年扣除4800元(每月扣除400元)。   ☞注意:职业资格证书需参照《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2.扣除方式   (1)由纳税人自己扣除;   (2)大学本科及以下的学历继续教育可以由接受教育的本人扣除,也可以由其父母按照子女教育扣除。   选择按子女教育扣除,为1000元/月,选择按继续教育扣除,为400元/月。   ☞注意:对于同一教育事项不得重复扣除。   3.扣除起止时间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人学的当月至教育结束的当月。   ☞注意: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长不能超过48个月。   住房租金支出申报条件   1.扣除范围   (1)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的城市没有自住房;   (2)已经实际发生了住房租金支出;   (3)本人及配偶在同一纳税年度内,没有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注意:"住房租金"与“住房贷款利息”这两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项,不能同时享受。   2.扣除标准   (1)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碑定的其它城市:每月可扣除1500元;   (2)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每月可扣除1100元;   (3)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人口的城市,每月可扣除800元。   3.扣除方式   (1)纳税人未婚的:由本人扣除;   (2)纳税人已婚且;   ①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由承租人扣除;   ②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按规定分别扣除。   4.扣除起止时间   (1)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开始的当月至租赁期结束的当月;   (2)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行为终止的月份为准。   住房贷款利息申报条件   1.扣除范围及标准   (1)扣除范围: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而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2)扣除标准:每年12000元(1000元/月)。   注意:“住房贷款利息”与“住房租金”这两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项,不能同时享受。   2.扣除方式   (1)单独或者共同购买: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   (2)婚前各自购买:婚后可以选择一方的住房,由贷款人按照每月1000元扣除;或者由夫妻双方分别按照每月500元对各自发生的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扣除;   ☞注意:扣除方式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3.扣除起止时间   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至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   ☞注意: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   赡养老人支出申报条件   1.扣除范围及标准   (1)扣除范围:年满60周岁(含)父母(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2)扣除标准:   ①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   ②非独生子女:可以和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2.扣除方式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可以采用均摊、约定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等方式。   ☞注意:   (1)约定分摊与指定分摊必须签订书面协议;   (2)约定分摊与指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   (3)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3.扣除起止时间   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   大病医疗支出申报条件   1.扣除范围及标准   (1)扣除范围:医保目录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支出,医保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   (2)扣除标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是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2.扣除方式   (1)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   (2)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3.扣除起止时间   为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医药费用实际支出的当年。
2022-03-05
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哪些?分别可以扣除多少金额?   ①子女教育:纳税人子女在全日制学历教育阶段的支出,以及子女年满 3岁至小学入学前   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支出,纳税人可选择由夫妻一方按每孩每月 1000元扣除,也可选择夫妻双方分别按每孩每月 500元扣除。   ②继续教育: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继续教育发生的支出,其中属于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   支出,按每月 400元扣除,扣除期限不能超过 48个月(4年);属于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   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扣除 3600元。(比如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税务师考试)   ③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   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 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   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 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可扣除的医药费用支出包括纳税人本   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   ④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   以选择由夫妻一方按每月 1000元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 240个月(20年)。   ⑤住房租金: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在直辖市、省会   (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的,按每月 1500元扣除(苏州市属于计划单列市);除上述城市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 100万的城市,按每月 1100元扣除;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 100万的城市,按每月 800元扣除。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   ⑥赡养老人:纳税人赡养年满 60岁父母的支出,或者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去世,   纳税人赡养年满 60岁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支出可以扣除。纳税人属于独生子女的,按每   月 2000元扣除;属于非独生子女的,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 2000元的扣除额度,其中每   人分摊的扣除额度不得超过 1000元。   注: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二选一。
2020-08-13
专项附加扣除金额如下: 1、子女教育每个月扣除标准为1000元,一年可扣除12000元。 2、继续教育每个月扣除标准为400元,一年可扣除4800元,若是进行技能职业教育或者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教育一年可扣除3600元。 3、大病医疗一年最高可扣除60000元。 4、住房贷款利息每个月扣除标准为1000元,一年可扣除12000元,若夫妻双方在同一城市工作,可以选择一方来扣除。 5、住房租金每个月扣除标准是1500元、1000元和800元,扣除金额需要根据城市而定。 6、赡养老人每个月扣除标准为2000元,一年可扣除24000元,若不是独生子女,共同赡养老人,子女平均扣除,赡养老人年龄需要在60周岁及以上
2023-03-11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标准https://kuai.so.com/d23fa7038f1a3511e8beb410ce48e339/wenda/selectedabstracts/www.yebaike.com?src=wenda_abstract 新的专项附加扣除: 一、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 二、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 三、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其中,独生子女按照每月3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500元。 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涉及的其他事项,按照《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五、上述调整后的扣除标准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
2024-05-22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