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我不理解的是这个第四小题,为商誉计提减值准备,答案上面说的是,按照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账面价值,然后还确认了,利润以及减去了,未实现内部损益,这是为什么呀?这个不是持股60%吗?不应该是属于成本法吗?

我不理解的是这个第四小题,为商誉计提减值准备,答案上面说的是,按照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账面价值,然后还确认了,利润以及减去了,未实现内部损益,这是为什么呀?这个不是持股60%吗?不应该是属于成本法吗?
我不理解的是这个第四小题,为商誉计提减值准备,答案上面说的是,按照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账面价值,然后还确认了,利润以及减去了,未实现内部损益,这是为什么呀?这个不是持股60%吗?不应该是属于成本法吗?
2024-05-28 07:29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4-05-28 08:13

您好,请稍等老师写出过程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5-28 08:20

 您好,这个题目是放弃债权换股权并达到了控制,适用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原则(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答案上面说的是,按照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账面价值,然后还确认了,利润以及减去了,未实现内部损益,这是为什么呀? 因为:第四问的持续计算账面价值,是需要按照合并日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持续计算,也是乙公司账面是按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000万元去计提折旧计算损益得出利润,但是在合并日甲公司合并报表中记录的乙公司的固定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1500计算的,那么计算乙公司损益时候的折旧也应该是按照1500去计提折旧,两个价值不同有差额,所以需要调整这部分折旧差额对乙公司净利润的调整(1500-1000)/10/12*6=25万元,调整后净利润就不是乙公司账面的200万元,而应该是200-25=175万元。 这个不是持股60%吗?不应该是属于成本法吗? 这个在个别报表层面是成本法,但是该合并达到了控制需要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是需要调整。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您好,请稍等老师写出过程
2024-05-28
你好,同学 因为甲公司是从集团外购入的股权,因此要按照被合并方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加上商誉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
2022-04-29
就是按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的净资产份额。比如2020.1.1购买日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1000,在1000的基础上计算就可以。 无需重新计量指的是,比如第二次2022.1.1购买的时候,子公司某项资产增值了,比如房子在2020.1.1是100,到2022.1.1扣除折旧是90,但是公允价值是500,无需考虑500,按原来的100持续算计算就可以,也就是按扣除折旧后的90算,无不考第二次购买时的评估增值500-90=410
2021-03-19
你好同学: 这个你可以理解为企业在购买股权时,多支付的钱。 实际60%股权的价值是4000*60%=2400万元,而甲公司却支付3000万元,多支付的600万元就是商誉。
2022-03-31
合并报表当期的处置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剩余股权公允价值)-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原持股比例-商誉+其他综合收益(可转损益的部分)、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原持股比例 这个就按照公式计算就可以。丧失控制,合并报表就是相当于全部处置,然后剩余部分按公允价值买回来,所以(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剩余股权公允价值)就是处置股权的对价,然后[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原持股比例%2B商誉]-就是合并报表角度处置长投的成本,这样就是处置价款减去处置成本,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可转损益的部分)、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原持股比例,是持有期间赚的,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 6000×60%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3000-4000×60%)是商誉,满意的话麻烦评价一下!
2022-03-30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