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学员,您好。 您分析得很对呢。
底稿中对母公司的长投,成本法转权益法处理时,需要对对合并日那天的初始确认金额调整吗? 比如购买时对价是800, 子公司公允价值是1000,取得90%股份 成本法是 借 长投 800 贷 银行存款 800 权益法应该是 借 长投 900 贷 银行存款 800 贷 营业外收入 100 那么底稿中要做调整分录: 借 长投 100 贷 营业外收入 100(若是本年合并) 如果是去年合并的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 对吗?
底稿中对母公司的长投做调整分录是不是下面这样的? 1. 对初始确认的长投进行调整: 借 长投 贷 投资收益(如果是权益法长投作为对价,公允和账面价值差额) 贷 营业外收入(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2. 对长投后续计量的调整,之,分红 借 投资收益(子公司分红*持股比例) 贷 长投 3.对长投后续计量的调整,之,净利润等(假设都是利得) 借 长投 贷 投资收益(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持股比例) 贷 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其综*持股比例) 贷 资本公积(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持股比例) 然后,把调整后的长投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 借 实收资本 借 资本公积(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借 其综(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借 盈余公积 借 未分配利润(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贷 长投(个别报表长投+进行前面那些分录调整后的) 借 商誉 (或者 贷 营业外收入) 贷 少数股东权益(差额) 老师,我上面的分析对吗?
以下的对吗? 其他债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初始确认: 借 其他债权投资-面值 贷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贷 银行存款(对价+交易费用) 后续计量-先做摊余和减值: 借 应收利息 贷 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已确认的减值)*实际利率 借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借 信用减值损失(所有阶段都计提减值) 贷 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后续计量-然后做公允价值调整: 借 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 其他综合收益
@小胡涂老师,你好。 在权益法核算下的长期股权投资。 ①当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发生变动时,投资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本企业的部分,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其他综合收益。 ②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按照持股比例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计算的归属于本企业的部分,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按照①和②的方法处理?而不是调整投资收益。
(三)成本法核算转权益法核算 1.处置部分终止确认,形成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或借方) 2.剩余部分做追溯调整(“反攻倒算”即视为自初始取得时长期股权投资即按照剩余持股比例,采用权益法核算)。 追溯后的结果:长期股权投资剩余部分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净资产(含商誉)的剩余份额 老师,打个比方80%卖掉50%还剩30%,80%公允100,账面80,50%的公允60账面50,剩下的30%公允40账面30.剩下的30%追溯调整怎么调啊
请问老师:报企业所得税是看利润表利润总额数据还是看科目余额上本年利润的数据?
老师,税局打电话要求我司把23年出口收入做到了24年1月,要更正报表,怎么更正?
老师动态回收期这样做对吗,做出来跟答案不一样,答案是2.24年
@董孝彬老师,只要董老师回答,老师这个领用单好多喔,一个一个分开写吗,哈哈,唉,好复杂
更正申报了24年的税务申报表,但是只更正了进项税额转出,在25年本期怎么做分录?借:费用,贷:进项税额转出,但是用增值税留抵抵扣了这个更正申报产生的税款,要怎么做账
公司弄了个机房还有网络布局和摄像头这种 这个财务怎么做账
更正申报了24年的税务申报表,但是只更正了进项税额转出,在25年本期怎么做分录?
工资能打到员工的公户上吗
老师你好,期初我建账的时候,当时做的其他应付款某个个人,现在账上到钱了,我转钱给这个个人,转钱的时候备注往来款或者还款都可以吗?
成本类 损益类有备抵科目嘛
我分析的有些地方是有问题的
大体思路没有问题的,细节可参照图片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