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和固定制造费用分摊到每件产品上的部分。 第一年的单位生产成本 = 变动生产成本 %2B 固定制造费用分摊 = 40元/件 %2B 7200元/400件 = 40元/件 %2B 18元/件 = 58元/件 第二年的单位生产成本 = 变动生产成本 %2B 固定制造费用分摊 = 40元/件 %2B 7200元/600件 = 40元/件 %2B 12元/件 = 52元/件 (2)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这两年的息税前利润 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 销售收入 = 300件 × 100元/件 = 30,000元 销售成本 = 300件 × 58元/件 = 17,400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 = 300件 × 10元/件 %2B 3600元 = 6600元 息税前利润 = 30,000元 - 17,400元 - 6600元 = 6000元 第二年: 由于采用先进先出法,第二年销售的产品中,前280件的成本是第一年的生产成本(58元/件),剩余的是第二年的生产成本(52元/件)。但为简化计算,我们假设全部使用第一年的成本。 销售收入 = 280件 × 100元/件 = 28,000元 销售成本 = 280件 × 58元/件 = 16,240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 = 280件 × 10元/件 %2B 3600元 = 6400元 息税前利润 = 28,000元 - 16,240元 - 6400元 = 5360元 变动成本法: 第一年: 销售收入 = 30,000元 变动生产成本 = 300件 × 40元/件 = 12,000元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 300件 × 10元/件 = 3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 = 7200元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 3600元 息税前利润 = 30,000元 - 12,000元 - 3000元 - 7200元 - 3600元 = 4200元 第二年(同样假设全部使用第一年的固定制造费用分摊): 销售收入 = 28,000元 变动生产成本 = 280件 × 40元/件 = 11,200元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 280件 × 10元/件 = 2800元 固定制造费用 = 7200元(上年未完全分摊部分)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 3600元 息税前利润 = 28,000元 - 11,200元 - 2800元 - 7200元 - 3600元 = 3200元 (3) 两种计算方法下利润的差异大小及原因 差异大小: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通常高于变动成本法,因为固定制造费用被计入产品成本并在产品销售时逐步释放,而变动成本法则立即计入当期费用。 原因:变动成本法更直接地反映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变动成本的影响,而完全成本法则将固定制造费用也分摊到每件产品上,这会导致在产品库存增加时,利润被高估(因为固定制造费用被储存在库存中),而在产品库存减少时,利润被低估。 (4)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利润的差额公式 差额 = (期末存货量 - 期初存货量) × 单位固定制造费用分摊 注意:这个公式仅用于说明两种成本法下利润差异的一般原因,并不直接用于计算具体的差额,因为实际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的影响等。
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A产品,投产后第一年产量为8000件第2年产量为5000件第1年、第2年的销售量分别为7000件和6000件,每件产品售价为50元。生产成本:每件变动生产成本10元,固定生产成本发生额为80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每件5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每年6000元,(1)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2)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安全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A产品,投产后第一年产量为8000件,第二年产量为5000件,第一、二年的销售量分别为7000件和6000件,每件产品售价为50元。生产成本:每件变动生产成本为10元,固定生产成本每年发生额为80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每件5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每年60000元。要求:(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如下表所示。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产品单位成本单位:元/件(2)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如表下表所示。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单位:元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单位:元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A产品,投产后第一年产量为8000件,第二年产量为5000件,第一、二年的销售量分别为7000件和6000件,每件产品售价为50元。生产成本:每件变动生产成本为10元,固定生产成本每年发生额为80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每件5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每年60000元。要求:(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2)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3)分析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1.A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第二年产量分别为16000件和10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4000件和12000件。单价为60元,生产成本为:单位变动成本20元,每年发生的固定生产成本为80000元,每件分摊的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为5元,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每年60000元。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1)计算产品的单位成本。(2)计算营业利润。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A产品,投产后第一年产量为8000件,第二年产量为5000件,第一、二年的销售量分别为7000件和6000件,每件产品售价为50元。生产成本:每件变动生产成本为10元,固定生产成本每年发生额为80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每件5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每年60000元。要求:(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2)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3)分析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文文老师 股东投入投资款怎么做分录
老板餐饮发票入什么科目比较合适
你好老师,投资款怎么做会计分录
个体户经营者交社保为什么用其他应付款
个体户经营者交社保为什么用其他应付款
专利的减费请求从专利局网站提交,请问,网址是什么
老师,注会战略中的分销和营销有什么区别?
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个税是属于工商户交的还是经营者交的
工业新建设企业,一般纳税人,未决算,暂时也没有任何生产。现在将采购国内一种产品,直接卖给日本,税务上怎么做?
企业24年9月做账补缴21年税款,有一笔税收滞纳金,计入以前年度损益了,当年企业亏损,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后,这个滞纳金的凭证要修改,在24年末将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滞纳金改计为营业外支出,补缴税款的事不变不改,就改滞纳金这个数,所得税汇算清缴需要更正申报,具体要改哪里?
完全成本法。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规性要求: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财务报告标准(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要求使用完全成本法进行外部报告。这是因为完全成本法提供了一个更全面、更稳定的成本计算方式,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2.税务考虑:税务法规通常基于完全成本法。使用变动成本法可能导致税务计算和报告上的复杂性,甚至可能产生不利的税务后果。 3.全面反映成本:完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这有助于全面反映生产一个产品所需的所有资源。变动成本法则只考虑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可能忽略了某些固定成本的影响。 4.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等),完全成本法提供的财务信息可能更具参考价值,因为它包含了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成本,而不仅仅是变动成本。 5.历史惯性:许多企业长期以来一直使用完全成本法,改变成本计算方法可能涉及到系统、流程和报告的重大调整,这不仅成本高昂,还可能带来实施和转换的风险。 综上所述,尽管变动成本法在内部管理和决策支持方面有其优势,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完全成本法。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往往会根据需要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以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优势。完全成本法用于外部报告和合规性目的,而变动成本法则更多地用于内部决策和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