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作为银行审计人员,现审计呆帐核销业务。在审计财务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2024-08-28 08:58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4-08-28 09:03

呆账核销程序是否规范 呆账核销工作是金融企业内部防控的重点领域,审计查证时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利用“企查查”软件等多种渠道获取外部信息,锁定检查重点。二是关注核销贷款关系人有无违规。通过数据比对找出核销贷款中的关系人(股东名单、员工名单及大客户名单)等信息,延伸检查贷款调查、审查、审批等环节,查看呆账核销是否符合条件。三是关注首次发放或放款后三年内即形成不良并核销贷款。在检查其核销是否合规的同时延伸检查此类贷款从贷前调查到贷后管理各个环节是否存在违规现象,是否存在逃避债务的现象,是否对贷款五级分类划分不准确。四是关注是否存在核销后久未收回,同时无还款计划且未诉讼情况。 二、检查已核销贷款的清收处置情况 呆账核销是金融企业降低不良率、提高资产质量、真实反映会计信息的手段。虽然呆账核销执行“账销案存”制度,但一些贷款管理人员在贷款核销后容易放松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尤其在当前贷款拓展任务压力大的情况下,核销贷款的清收处置更容易放松要求。审计时应重点关注以下二个方面: 一是关注核销贷款清收款是否及时入账、是否存在被挪用的现象;是否存在将当年实现的呆账清收回款,拖延至第二个年度才进行入账的情况,人为调节核销贷款清收完成指标。二是关注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价格是否偏低,以房产、土地进行抵押的资产,是否存在以明显较低的价格进行转让,造成核销损失。 三、检查已核销贷款的责任认定和追责 对核销贷款进行责任认定和追责不仅是落实监管部门的要求,也是促进客户经理合规放贷、谨慎调查的关键因素。对已核销贷款的责任认定和追究,审计时应重点关注以下二个方面: 一是关注认定和追责相关制度、流程是否完善。金融机构均已制定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的管理制度,但中小金融机构的制度总体来说不够细致严密,离规范化、标准化还有较大差距。审计时应关注是否存在责任认定的规定比较笼统、操作相对困难、流程不够具体明确等情况。二是关注认定和追责的时效性。《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17年版)》第十九条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建立呆账损失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审计时应查明呆账形成的原因,对于已形成损失的,应当区分主客观原因,确系主观原因形成的,应当在呆账核销后两年内完成责任认定和对责任人的追究工作。

头像
快账用户1231 追问 2024-08-28 15:02

呆账准备金提取需要记账吗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8-28 15:09

需要 借贷款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呆账核销程序是否规范 呆账核销工作是金融企业内部防控的重点领域,审计查证时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利用“企查查”软件等多种渠道获取外部信息,锁定检查重点。二是关注核销贷款关系人有无违规。通过数据比对找出核销贷款中的关系人(股东名单、员工名单及大客户名单)等信息,延伸检查贷款调查、审查、审批等环节,查看呆账核销是否符合条件。三是关注首次发放或放款后三年内即形成不良并核销贷款。在检查其核销是否合规的同时延伸检查此类贷款从贷前调查到贷后管理各个环节是否存在违规现象,是否存在逃避债务的现象,是否对贷款五级分类划分不准确。四是关注是否存在核销后久未收回,同时无还款计划且未诉讼情况。 二、检查已核销贷款的清收处置情况 呆账核销是金融企业降低不良率、提高资产质量、真实反映会计信息的手段。虽然呆账核销执行“账销案存”制度,但一些贷款管理人员在贷款核销后容易放松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尤其在当前贷款拓展任务压力大的情况下,核销贷款的清收处置更容易放松要求。审计时应重点关注以下二个方面: 一是关注核销贷款清收款是否及时入账、是否存在被挪用的现象;是否存在将当年实现的呆账清收回款,拖延至第二个年度才进行入账的情况,人为调节核销贷款清收完成指标。二是关注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价格是否偏低,以房产、土地进行抵押的资产,是否存在以明显较低的价格进行转让,造成核销损失。 三、检查已核销贷款的责任认定和追责 对核销贷款进行责任认定和追责不仅是落实监管部门的要求,也是促进客户经理合规放贷、谨慎调查的关键因素。对已核销贷款的责任认定和追究,审计时应重点关注以下二个方面: 一是关注认定和追责相关制度、流程是否完善。金融机构均已制定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的管理制度,但中小金融机构的制度总体来说不够细致严密,离规范化、标准化还有较大差距。审计时应关注是否存在责任认定的规定比较笼统、操作相对困难、流程不够具体明确等情况。二是关注认定和追责的时效性。《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17年版)》第十九条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建立呆账损失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审计时应查明呆账形成的原因,对于已形成损失的,应当区分主客观原因,确系主观原因形成的,应当在呆账核销后两年内完成责任认定和对责任人的追究工作。
2024-08-28
(1)A注册会计师在归整审计档案时存在问题。根据审计工作底稿准则,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日后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属于审计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归整审计档案时,A注册会计师不应删除或废弃任何审计工作底稿。因此,A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审计业务后,于5月15日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时,不应擅自删除或废弃任何审计工作底稿。 (2)A注册会计师在归整审计档案后私下修改审计工作底稿也存在问题。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在审计报告日后,注册会计师发现例外情况要求实施新的或追加审计程序,或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新的结论,需要变动审计工作底稿时,应当记录实施的程序、获取的证据,以及作出的结论。但是,A注册会计师在意识到甲公司存在舞弊行为后,私下修改了部分审计工作底稿,这违反了审计准则中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修改要求。 (3)ABC会计师事务所在保存审计工作底稿方面也存在问题。根据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使审计工作底稿能够反映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和结论,以及为审计意见提供充分支持的细节。同时,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妥善保存,确保完整性和安全性。然而,A注册会计师擅自销毁了甲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违反了这一要求。 对于ABC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应当对审计工作底稿实施以下控制程序: 建立完善的审计工作底稿管理制度,明确底稿的归档、保管、借阅和销毁等程序。 确保审计工作底稿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底稿被擅自修改或销毁。 定期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和检查,确保其符合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的要求。 对违反审计工作底稿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024-04-15
你好,货源渠道与库存匹配,出库库业务匹配,加工生产成本归集,销售税收政策。最难的在生产环节,成本归集估计不是很科学
2022-10-07
同学你好,我给你 解答,请稍等
2024-04-24
同学你好,这个问题答案是错的,企业主管部门审核财务会计发现的问题不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纠正,应由财务会计报告编报管理规定来规范的。希望本次解答对你有所帮助,有什么问题可随时联系。
2022-08-03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