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这样理解的。小型微利企业的从业人数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为:季度平均值 =(季初值 %2B 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 = 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 ÷4。 以你所说的第三季度为例,假设第一季度初有 200 人,第一季度末人数减少到了 150 人,第二季度末人数变为 100 人,第三季度末人数为 50 人。那么第三季度的平均值计算如下: 第三季度平均值 =(150%2B100)÷2 = 125 人 而全年季度平均值则要根据全年四个季度的平均值之和再除以 4 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根据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需同时满足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0 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 300 人、资产总额不超过 5000 万元这三个条件。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企业,才能被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从而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老师你好 有一个问题,比较纠结 企业所得税年报税收优惠明细表中资产总额:填报纳税人全年资产总额季度平均数,单位为万元,保留小数点后2位。资产总额季度平均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公司是从8月开始营业的 这里算平均值得时候 是除以2还是除以4
您好,老师,我们公司是小规模,去年10月份才开业,也是从10月份开始建的账。现在做汇算清缴,基础信息表里的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是怎么求的?10月份49.1万元,11月份是49.28万元,12月份是40.68万元,之前零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其实资产总额没有期初数的,但是因为不能填0,所以但是是填了0.01,现在资产总额是怎么算出来呢?还有那个从业人数,那的数据在哪里找呢?你说填期初49.1期末40.68/2,我现在做的是汇算清缴里的基础信息表,不是应该按季度平均值除以4来算吗
老师,请教个工作上的问题,我们去年四季度所得税报表平均人数已超300人,就无法享受小微,税也交了,现在一季度申报所得税,老板闲税率太高了,问问是否可以更改去年四季度的报表,把人数少报一些,把少报的人数补到今年一季度,然后继续享受小微减免,这样更改的话,会不会引起税务的检查
会计新手,请老师看下对不对? 小型微利企业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 每个季度利润总额*25%=季度应纳税所得额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4个季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之和不超过300万 2、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 数额要按全年季度平均值确定 季度平均值=(季初数+季末数)/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3、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这个数额的确定也和从业人数一样 以上表达对吗? 这不是要全年的经济活动都结束,数都出来了我才能界定是不是小型微利企业吗?还是要年初就根据收入估计一下?(服装零售业)因为如果是小微企业平时账务处理就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呀! 例如企业所得税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税,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还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减半征收。
会计新手,请老师看下对不对? 小型微利企业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 每个季度利润总额*25%=季度应纳税所得额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4个季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之和不超过300万 2、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 数额要按全年季度平均值确定 季度平均值=(季初数+季末数)/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3、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这个数额的确定也和从业人数一样 以上表达对吗? 这不是要全年的经济活动都结束,数都出来了我才能界定是不是小型微利企业吗?还是要年初就根据收入估计一下?(服装零售业)因为如果是小微企业平时账务处理就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呀! 例如企业所得税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税,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还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减半征收。
借款利息涉及到增值税和所得税,为啥涉及到这两个税?分录怎么做呢?
季息的公司是不是说错了,怎么解都不对结果?
老师,水稻2025年能涨到多少钱一公斤
老师您好,我们是事业单位,需要给个体工商户(李师餐十元店)在一体化系统中支付盒饭款,对方开具的发票户名是李师傅十元店,发票下面提供的是个人账号,这个店没有开对公账户,银行退回了,告诉说是户名不对,请问,1、这个发票开具的正确吗?2、按照这个发票可以把款打到个人账户里吗?
为什么溢价的,债权价值对市场利率变化敏感 折价的,不敏感?
中级财务管理 第六年的现金净流量为什么没有抵税所得税费用
当年内的劳务费用 暂估如何做账
老师你好!未分配利润是800,股权转让50%400万元,可以按200转让价格,有标准转让价格吗?可以按90%转让,这样360万元,差额40*0.20=8万元,这样不是更好吗?问转让价格有标准吗?
业务部门发生的费用,比如办公室租金、配的公车加油费折旧费都计入销售费用合理吗
老师,请问一下,公司现在欠税,是公司名义上的法人代表承担一切法律后果吗?公司实际的法人不是这个人
谢谢老师, 因为个税系统中全年上报个税的人数会超过300人。但是因为很多人是季节性用工,干了几个月就走了,但是个税系统上肯定是有总人数存在的,企业所得税时候的人数呢就按照每季度初和每季度末的平均值就行,不是这样吗
同学你好 这个是算季度平均值 最终是看年度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