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未显著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收入”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些交易或者事项虽然在账面上产生了收入,但是这些收入并没有实质性地影响到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入。也就是说,这些收入并不能代表公司实际的盈利能力或者财务状况的改善。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帮助理解: 假设一家公司卖出了一件产品,但是同时签订了一个回购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以原价回购这件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在卖出产品时确实确认了一笔收入,但是因为有了回购协议的存在,这笔收入实际上并不影响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入。因为在未来,公司需要支付相同的金额来回购这件产品,所以这笔交易并没有给公司带来额外的现金流入。 再比如,一家公司通过内部关联交易(比如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商品),虽然在账面上确认了收入和利润,但如果这种交易没有带来外部市场的现金流入,那么这种收入也被认为是不具备商业实质的。 这样的收入通常在会计处理中需要进行特殊考虑,因为它们可能会误导财务报表的用户对公司实际经营状况的理解。
老师您好! 1、我现在是做两家公司的账,新公司现在要购买老公司的资产,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小轿车、赛事物资等。 2、公司做了一份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上有各个资产的明细及发票复印件,其中有些发票之前未入账,还有些即没得发票也没有入账的,这个资产是属于我们公司的,是老板私人买来的。有发票的现在可以补做吗?时间隔得有点久(18年-19年的发票)。 3、因为之前的会计做账没做清楚,把有些赛事用品入到成本或者费用里面去了,所以导致资产没有那么多,但是这些东西新公司购买过来是有用的。 4、因为我是才接手的,所以很多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希望老师帮我解惑一下。 举个例子: (1)处理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70000 累计折旧30000 贷:固定资产100000 (2)收到处理资产款项: 借:银行存款2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7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小规模)700 现在贷方还有余额129300元应该怎么办?如果我这样做分录,有没有什么问题?
@悠然老师1 你好。 教材原文: 企业与交易对手方修改或重新议定合同,未导致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但导致合同现金流量发生变化的,或者企业修正了对合同现金流量的估计的,应当重新计算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并将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重新计算的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应当根据将重新议定或修改的合同现金流量按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或者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应按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的现值确定。 以上是教材原文,我的理解是:这段话包括两重含义,①修改合同条款属于新发生的经济活动,所以不属于资产减值范畴,且应记录其价值变化;②应当按比例(即:此前计算出来的实际利率)记录这次价值变化,不应当重新估计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不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调整一次资产账面价值?因为修改合同条款可能会引起公允价值变化,简单按原先的实际利率折现可能极不可靠。
老师,就是,他这个特殊情形这块,说的,以下两种情形,企业无需就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时的信用风险与资产负债表的信用风险进行比较分析, 而直接做出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的假定(企业对这种简化处理有选择权),1.较低的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像这,直接就是,减值第一阶段,。 2中,区分了,应收款项,租赁应收乱,合同资产,的两种情形,一种是不含融资租赁,这种我理解的是原本应该按照整个存续期提减值,可能是2或者3阶段减值,我现在对你简化处理,直接变成第一阶段,未显著增加,直接就是12个月内存续期提减值,。 一种是含重大融资成分的,本来是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也就是原来应该2.或者3阶段的减值)我现在可以让你选择,你愿意第一阶段,第二,或者第三阶段都可以,如果你选择第一阶段,那就是12个月内的,。我对这段文字是这么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
20×8年1月1日购入150万份B公司于当日公开发行的3年期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该债券每份面值100元,实际支付价款为1610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97.3万元,票面年利率为6%。A公司每年年末计提利息。A公司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除本金和利息外,不存在其他现金流量。 20×9年年末,由于B公司违反证券交易法规规定,导致其被责令停改,A公司认为,B公司债券的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经测算,A公司预计其未来收回B公司债券的现金流量低于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其预计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5200万元。 判断A公司对B公司债券投资是否需要确认减值;如果需要确认减值,计算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 计算出的实际利率是3%。 这个减值怎么判断呢,不会计算
2)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是指未导致未来现金流发生显著变化等不具有商业合理性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收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①未显著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收入。 老师这个未显著改变……通俗怎么理解呀?没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可以举个例子吗
老师好,财务报表资不抵债税务局会查吗?
化工企业 实验室的 烧杯 计量器具等 计入什么科目
单位购入土地,在上面建设厂房,然后出租。之后的话,常用的会计分录有哪些?最后用不用转入投资性房地产?
老师好,我不会报季度的印花税,请问怎么报,我这里有购销合同,还有收入的发票,请问怎么申报
老师,我们两员工派遣出去给某公司做业务,一天一人300元,共5天,即共3000元,现在对方要求我们开劳务发票给他们,请问这个可以开吗?怎么开
上个月进项票少,交的税有点多,这个月多开点进项可以冲上个月的税吗?
我们做这个项目的劳务、但业主没钱付了,就给了一套房子,开的票也不走账了,这样可行吗
装修公司对账单写普票加税点3%,但是开票普票税率却是1%,请问哪里错了
24年的盈余公积100,25年的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没有,24的100要在25年栏填写吗
老师,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开票9万,这个个税怎么交?
显著呢,怎么理解是显著改变,因为这部分是不具有商业实质需要从收入里扣除的
未显著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收入,通常指的是那些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是指履行合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收入1。 判断标准 1.风险变化:如果某项业务未显著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即该交易或事项没有增加或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那么这种收入就不具备商业实质。 2.时间分布变化:如果交易或事项没有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分布,即收入确认的时间点没有显著变化,这种收入也不具备商业实质。 3.金额变化:如果交易或事项没有显著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即收入的金额没有显著增加或减少,这种收入同样不具备商业实质。 扣除要求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会计监管动态》(2021年第6期),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应当予以扣除。具体扣除项目包括: ● 自我交易:如以自我交易的方式实现的虚假收入。 ● 虚假交易: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或其他方法构造的虚假交易产生的收入1。 实际案例 例如,某公司通过虚构交易来增加收入,这些交易并未显著改变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因此这些收入不具备商业实质,应当予以扣除1。 综上所述,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是指那些未导致企业未来现金流发生显著变化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收入,这类收入在财务报表中应当予以扣除。
时间分布变化那里收入确认时点未显著变化,这个怎么理解
“时间分布变化那里收入确认时点未显著变化”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观察或分析的时间段内,收入确认的时间点(即企业何时将收入计入财务报表)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换句话说,企业在这段时间内的收入确认政策和实践保持一致,没有进行重大调整或改变。 具体来说,以下几点可以帮助理解这一概念: 1. 收入确认时点:这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和政策,确定何时将已经实现或可实现的收入计入财务报表的时间点。这个时点通常是基于交易完成、风险和报酬转移、控制权转移等条件来判断的。 2. 时间分布变化:这指的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收入确认的模式或分布是否发生变化。例如,如果一个企业之前是在交易完成后立即确认收入,而现在改为在交易完成并满足某些额外条件后再确认收入,那么这就是时间分布上的一个变化。 3. 未显著变化:这意味着在所观察的时间段内,企业的收入确认时点没有发生重大或实质性的变化。即使有一些小的调整或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足以影响整体的收入确认模式或企业的财务状况表现。 4. 对企业的影响:由于收入确认时点未显著变化,因此企业的财务报表在不同时间段内应该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和可比性。这使得投资者、分析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趋势。 总的来说,“时间分布变化那里收入确认时点未显著变化”表明企业在观察期内保持了稳定和一致的收入确认政策,这对于财务分析和决策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需要显著变化才有商业实质吗?不太理解
你好!是的,是这样定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