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我国会计行为的最高法律规范是
分享
素心老师
职称:初级会计师,税务师
0.00
解题: 0w
引用 @ 孙晓芳 发表的提问:
老师,麻烦把法律事实,法律行为,法律事件等这几个关系帮我捋一下。
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律事实的一个主要特征,它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只有当这种假定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人们才有可能依据法律规范使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如结婚产生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结婚即为法律事实;死亡引起婚姻法律关系的消亡、继承法律关系的产生,死亡。
16楼
2022-10-25 07:50:08
全部回复
素心老师:回复孙晓芳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照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也指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以发生一定司法效果的意思表示为要素的法律事实。
2022-10-25 08:28:15
素心老师:回复孙晓芳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可以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社会事件有政变,游行示威,战争等,
2022-10-25 08:45:28
宇飞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税务师,注册会计师
4.99
解题: 1.4w
引用 @ 注会取证 发表的提问:
老师,一直不太理解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一个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要素,一个不是,但是不理解这个意思表示具体指什么,可以举例说明吗?
你好,意思表示是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司法上效果的意思的行为,比如签定合同、就是要跟人家说我要买你的东西,或者赠予,也是说我要赠送什么东西,都是一个意思表述,而事实行为则是单纯的一个行为,不用跟被人表达意思,比如捡了个东西,
17楼
2022-10-25 09:08:54
全部回复
王超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4.98
解题: 8w
引用 @ 1548705658 发表的提问:
行为是法律关系的主体还是客体?
客体 因为客体包括物、行为、权利、智力成果。
18楼
2022-10-25 10:36:41
全部回复
小小霞老师
职称:初级会计师
4.98
解题: 0.88w
引用 @ 绾柠 发表的提问:
画红圈的那个法律行为的反向用法 是啥意思
你好,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只是换一个角度 法律行为的反向问法,例: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
19楼
2022-10-25 11:39:00
全部回复
糖果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审计师
4.99
解题: 0.64w
引用 @ 亚娟- 发表的提问:
老师您好!如果是消极义务是不是叫消极行为也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对的,您的理解是正确的,可以这么讲。
20楼
2022-10-25 12:41:59
全部回复
袁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4.98
解题: 7.19w
引用 @ 岁禾 发表的提问:
法律上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怎样区分呢?
积极行为指作为:比如我今天想杀了一个人,我用刀杀了他,那么我杀了人就是我作为了。 消极行为是指不作为:比如今天我在我自己的商店里,看见小明杀了一个人,我没有履行管理义务及时制止也没有报警,那么我就是不作为的责任。
21楼
2022-10-26 14:21:01
全部回复
岁禾:回复袁老师 做自己想做的就是积极行为?
2022-10-26 15:06:17
岁禾:回复袁老师 跟自己无关的是看见了不插手就是消极行为?
2022-10-26 15:24:21
袁老师:回复岁禾是的
2022-10-26 15:48:26
舟舟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4.98
解题: 0.44w
引用 @ 发表的提问:
法律关系的客体不是也包括行为
行为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
22楼
2022-10-26 14:37:07
全部回复
宇飞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税务师,注册会计师
4.99
解题: 1.4w
引用 @ 注会取证 发表的提问:
老师,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事件之间还有区分吗?怎么区分的呢?
你好,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绝对事件,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相对事件。A是绝对事件。
23楼
2022-10-26 14:57:07
全部回复
朴老师
职称:会计师
4.98
解题: 45.78w
引用 @ 李虹 发表的提问:
老师这个民事法律行为通俗点怎么理解
要约拒绝就是 人家要跟你订立合同 你拒绝了 履行催告就是 人家欠你钱,你让他还钱 履行催告有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律效果
24楼
2022-10-26 15:08:31
全部回复
笛老师
职称:初级会计师
4.98
解题: 0.14w
引用 @ 太阳太远 发表的提问:
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   1.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3.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法律行为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事实行为包括无因管理、正当防卫、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紧急避险等。   比如侵权行为的后果是引起侵权责任,而侵权行为人并没有这样的意思表示。行为人在作出行为之时也有意思表示,但是其意思表示的目的与法律结果不同,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利益,但是法律规定的后果却是侵权人对被害人进行赔偿。所以侵权行为就是事实行为。
25楼
2022-10-26 15:24:59
全部回复
刘闯老师
职称: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4.92
解题: 0.02w
引用 @ 坤の土尐土érぃ 发表的提问:
创作小说是法律事实还是法律行为?
创作作品是法律事实行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 1、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3、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法律行为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通过两者的区别可以发现,创作作品是事实行为
26楼
2022-10-27 13:20:01
全部回复
晓海老师
职称:会计中级职称
5.00
解题: 2.42w
引用 @ 发表的提问:
会计法是最高法和注册会计师法是第一部法律吗?
《会计法》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总规范,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指导和规范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也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注册会计师法》是为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行为而制定的会计法律。   《会计法》主席令第24号(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修正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3年10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27楼
2022-10-27 13:38:02
全部回复
阎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4.98
解题: 0.99w
引用 @ 兔子 发表的提问:
多选第一题,弄不清楚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在实践中的应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重点是意思表示
28楼
2022-10-27 13:49:46
全部回复
兔子:回复阎老师 AC没有意思表示,自发地…我理解对不?
2022-10-27 14:23:49
阎老师:回复兔子是的,这两个选项没有意思表示
2022-10-27 14:34:30
凡凡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经济师
4.99
解题: 0.42w
引用 @ 小会计 发表的提问:
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更好的区分清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啊,这类题老是错
你好,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 如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就是法律事件,如果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就是法律行为。 比如:地震等自然灾害;人的死亡等相对事件,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是人的意志所不能操控的,所以是“法律事件”。 又如:签订合同、买卖股票,这些行为都是人的主观意志所能操纵的,所以是“法律行为”。
29楼
2022-10-27 14:11:53
全部回复
venus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4.98
解题: 5.1w
引用 @ 裴裴 发表的提问:
法律行为具体分为那些?
一、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所需的意思表示构成。 (一)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基于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除了法律另有规定以外,单方民事法律行为自行为人独立表达其意思时即可成立,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则自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成立。 二、单务民事法律行为和双务民事法律行为 这一分类的标准是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构成 (一)单务民事法律行为 单务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负有义务,而另一方当事人仅享有权利。比如,赠与行为中的赠与人负有交付赠与物的义务,而受赠人则享有请求赠与人给付赠与物的权利。 (二)双务民事法律行为 双务民事法律行为则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的双方当事人均承担义务,也都享有权利,而且,彼此的权利和义务相互关联、互为条件,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比如买卖合同中出卖人和买受人的权利和义务就是相互对应的。 三、有偿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 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义务是否要求对方给付对价。 (一)有偿民事法律行为 有偿民事法律行为是一方当事人承担某项民事义务而要求对方当事人给付对价(报酬)的法律行为,比如买卖合同就是典型的有偿民事法律行为。 (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 无偿民事法律行为则指一方当事人承担某项民事义务而不要求对方当事人给予对价的法律行为。它以赠与为代表。 四、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 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以交付实物为条件。 (一)诺性性民事法律行为 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仅以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告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大多数民事法律行为都是诺成性的。如买卖、承揽、租赁等。 (二)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 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则是指不仅要求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且要交付实物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又称要物民事法律行为,比如赠与、借贷等行为。其中,交付实物的行为是此类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条件。 五、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这一分类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必须采用特定形式。 (一)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要式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必须采用某种特定的形式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正如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的:“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比如,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保证合同、质押合同均应采用书面形式,而抵押合同则不仅要用书面形式,而且要向法定登记机关办理抵押登记。 (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法律没有规定特定形式而允许当事人选择约定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
30楼
2022-10-27 14:24:59
全部回复

微信扫码做题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