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赡养人平均分摊和约定分摊的区别

2023-10-01 16:22 来源:快账

导读: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很多的高收入人群,这些高收入人群如果收入额度已经超过了个人所得税缴纳的底薪5000元,那么就需要及时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时候可以扣除掉自己赡养老人的费用支出,那么赡养人平均分摊和约定分摊的区别是在哪里呢?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答疑老师

王侨|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考证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赡养人平均分摊和约定分摊的区别

赡养人平均分摊和约定分摊的区别在哪

1、被赡养人平均分摊,顾名思义就是由父母指定子女享受的分摊比例了.

2、赡养人约定分摊,就是子女之间协商出分摊比例了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这里说的: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都是赡养支出的扣除范畴.只是分摊方式的确认人不同而已.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就是子女之间自己商议,在赡养支出在个税附加扣除中金额或比例.

赡养人平均分摊和约定分摊的区别

新个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指定分摊和平均分摊如何理解

关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的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非独生子女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分摊方式包括平均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者赡养人约定分摊.具体理解如下:

1.无论兄弟姐妹多少人,其兄弟姐妹分摊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总额为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

2.兄弟姐妹中一人分摊最高限额为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

3.采取指定分摊或约定分摊方式的,应签订书面分摊协议.

4.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

5.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即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无论有几个老人每年只能扣除24000元(每月2000元);

6.具体分摊方式一经确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以上详细介绍了赡养人平均分摊和约定分摊的区别在哪里,也介绍了新个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指定分摊和平均分摊如何理解.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赡养人是独生子女,每月可以扣掉2000元的标准作为赡养费用,纳税人非独生子女,兄弟姐妹可以分摊2000元的扣除额度.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