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转投资性房地产账务处理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将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时,应按其在转换日的账面余额、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等,分别转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
因此,固定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有以下两种情况:
成本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1:1结转
公允价值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差额)
贷:固定资产(原值)
其他综合收益(贷方差额)
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分录怎么处理?
一、成本模式:
1.计提折旧或摊销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2.计提减值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3.取得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公允价值模式:
1.公允价值上升: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3.取得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固定资产转投资性房地产账务处理怎么做?很显然,按照上文小编老师讲解的会计处理知识,大家应该都知道针对企业固定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后,如果是按照成本模式入账,相关的会计处理可以通过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如果是选择公允价值模式入账,则是可以选择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来核算的.在本网站上还有很多不少相关的会计知识可以学习的,建议你们可以来这里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