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待售资产计量标准有哪些
持有待售资产主要是为了通过出售而非持续使用来收回其账面价值。
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当前状况下可立即出售,且出售极可能发生(即企业已做出出售决议并获得购买承诺,预计出售将在一年内完成)。
例外情况:如果交易涉及关联方,则不允许延长一年期限;如果不是关联方交易,且企业有充分证据表明仍承诺出售,则允许延长一年期限。
计量的标准:
划分持有待售前:正常折旧、摊销、减值(不可转回)。
划分时:减值(可转回),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划分后:不折不摊,但计提减值(可转回)。
结束时:不再继续划分或终止确认。结束时按以下两者孰低计量:假定不划分为持有待售下本应确认的折旧摊销或减值等进行调整后的金额与可收回金额孰低,与划分时的账面价值差额走资产减值损失(保证划分前划分后的账面价值一致)。
企业持有待售资产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1、首先从固定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时:
借:持有待售资产——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当企业持有待售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
持有待售资产计量标准有哪些?通过上文小编老师提及到的相关财务知识的学习,我们对此持有待售资产的定义和计量标准应该已经有着一定的了解的。当然,持有待售资产在划分之后的账务处理,往往可以选择在其科目下设置固定资产的科目核算,也需要清楚的核算使用期间发生的各种损失等等;如果你们对此方面的财务知识有兴趣,那么小编老师非常强烈的建议你们可以来本网站上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