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稽查中的异常凭证具体指哪些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异常增值税扣税凭证管理等有关事项的公告》(2023年第1号修订),异常凭证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1、虚开发票情形:经税务机关查实属于未实际交易或虚构交易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2、非正常户发票:纳税人被认定为非正常户期间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3、申报比对异常:纳税人未按期申报或缴纳税款,导致其开具的发票被列为风险凭证。
4、购销信息不匹配:发票中的购销双方名称、纳税人识别号、货物名称等关键信息与税务系统登记不符。
5、企业状态异常:开票方处于注销、非正常经营或涉嫌重大税收违法案件的状态。
税务异常怎么处理?
企业税务异常时,需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税务异常情况说明和解除税务非正常状态的正当理由;由税务部门对企业提交的申请进行审核及受理;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具体情况后,企业进行补充申报、补缴税款、滞纳金、罚款等对应操作,即可解除企业非正常税务状态。
对于企业而言,出现税务异常,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影响企业的信誉与形象。因此被列入风险纳税人的企业,需要及时解除税务异常。
造成企业税务异常的原因主要有:未按时进行记账报税、企业长期拖欠税款、企业长时间零申报、企业存在偷漏税行为。
税务稽查中的异常凭证具体指哪些?在上文罗列的几种异常凭证方面的知识,相信大家读完之后应该已经有所认知;在后期的增值税发票凭证的入账和编制过程中,如果遇到上文小编老师提及到的几种凭证,那么肯定是需要多加注意的,不能再入账;如果你们还想学习关于企业异常凭证的处理措施,那么小编老师倒是建议你们可以来本网站上试试,会有很多相关的财务课程知识可以帮助到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