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断导致的存货减值如何计量
供应链中断导致的存货减值计量需结合可变现净值与账面成本的差额计算,具体方法包括单项比较法、分类比较法和总额比较法。
计量方法
1、单项比较法
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若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按差额计提减值准备。例如,某批次货物因供应链中断导致售价下跌,需按实际售价与账面成本的差额计算减值。
2、分类比较法
按存货类别(如原材料、产成品)的总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总额进行比较,若可变现净值总额低于总成本,按差额计提减值。例如,因供应链中断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需按类别调整账面价值。
3、总额比较法
按全部存货的总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总额进行比较,若可变现净值总额低于总成本,按差额计提减值。例如,供应链中断导致整体库存积压,需整体调整账面价值。
资产减值损失如何理解?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以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的净额孰高原则确认。
供应链中断导致的存货减值如何计量?整体上来说,在上文提及到的关于因供应链终端导致企业存货减值的计量办法,相信你们看完上文之后应当都是有所掌握的。只不过,企业存货减值的计量因为不同的原因,对应的计量办法也是不同的。在本网站上还有很多关于存货减值计算和财务处理的知识可以免费学习,有兴趣的学员们不妨来本网站上免费报名,对你们提升自我财务能力肯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