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数据,按公式进行编写,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 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3%)+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为 (1)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2)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3%)+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 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5、投资所支付的现金=(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6、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8、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9、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10、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11、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12、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1)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2)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14、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15、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16、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17、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1)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2)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1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1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20、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21、投资损失(减:收益)=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2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2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2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是否可以根据现金流量表填写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老师,现金流量表的数据是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填写的吗???
现金流量表本月数怎么填,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怎么填
季度财务报表中的现金流量表是根据简易现金流量表填还是根据标准现金流量表填
请教老师,2022年财务报表年报利润表的几列数据根据什么来填?现金流量表也一样吗?
老师,员工报销没有开发票但是通过公户打款了,平时需要怎么做账,这种年底需要怎么处理
你好,老师,费用有记到贷方的吗?工人迟到的还有请假的扣款计入什么科目啊
老师原材料进销存怎么做的,比如刚我核算成本2025年7月,结余是仓库盘点6月结余为7月期初,进是采购7月入库数,出是7月的领用。7月核算表原材料领出要和原材料领出数量与金额一致对吗? 比如手机001产成品入库100个,订单200个,实质上生产7月领了200个的物料,等于还有100个物料在产线上啊,那7月我核算成本是100个的成本,那这原材料进销存怎么衔接上呢一致? 我还没明白
4s店,库存商品车转固定资产,会计账务如何处理,增值税和所得税有什么影响,如何处理
老师请问个体户租赁公司,机械都在老板名下可以开租赁发票吗?成本票有哪些?
老师 请问出口商品商检具体操作流程有吗
从公户转个人,备注对方公司货款,对方给我开票可以吗
书上说纳税人出租房产从交付的次月起开始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那出租之前企业不也要交城镇土地使用税吗?
老师,请问我们公司有产品加工制作,有安装劳务,还有基础建设这样,我们分别核算,请问生产成本这块怎么设置
老师,建筑工地找的临时工人怎么给他们申报个税?直接申报工资薪金还是申报劳动报酬?这些临时工人需要缴纳社保吗?还需要签订什么合同之类的吗
可以把你的邮箱发我,我给你发一个带公式的表格,然后再用以上公式复核一下数据
1771908205@qq.com,这个是我邮箱,谢谢
你好,已发,支付职工工资,需要根据当年支付工资的总额填列,部分数据是倒挤的,可以根据差额直接填列,请查收,祝生活愉快,麻烦给五星好评,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