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进销存核心:期初结存 %2B 7 月入库 = 7 月领用 %2B 7 月期末结存,7 月领用的数量和金额需与实际领料单一致。 衔接成本核算:7 月领 200 个物料,先全计入 “生产成本”;产成品只入库 100 个,剩余 100 个在产线(在产品),按材料投入方式(如一次投入按数量)分配成本 ——100 个产成品对应 100 个物料成本,100 个在产品对应 100 个物料成本,这样原材料领用数(200 个)与成本分配数(100%2B100)一致,进销存就衔接上了。
我们是委托加工,一批货组合一起发货,那我账上不是都要做领用材料再结转成本吗?如果原材料一部分材料直接销售,一部分通过领用材料后再结转成本,那可以吗?库存盘亏要怎么做?补税吗?进项税额转出吗?我想知道库存这月比上月少了多少,应该怎么算呢?不能直接把库存的期末数减上月库存的基末数啊,因为这月有入库和出库了,那怎么回答和计算呢?
关于会计成本核算老板的意思是本月销量是30万,就按30万来核成本,但是现在的成本会计确说这个月下了30万的单子,但是我们车间生产完需要2个月时间,如果按老板说的来核算,库存原料和当月原材料库存对不上,会计是怎么核算当月成本的呢,她是用当月原材料入库数-去当月月未原材料库存数,得出的数就是当月实际领用原材料数,比如算出的这个月领用原材料是10万,当月销量就是15万-10万成本-费用剩余的就是当月利润,下个月在用这从方式核算出成本,只到这笔订单30万完成。问题是现在这有公司出货没有出库单,如果按会计的方法来核成本的话,没有出库单做依据,数据的真实性不高,以后就是我来接替她的工作,我因该怎么做能把工作做的更好。
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中,上一任会计把本月购入的原材料,没有根据产品耗用情况直接全部领用到了生产成本中。(举个例子吧,比如本月购入原材料汽车轮胎100只入库。本月销售汽车10辆,没有半成品,在产品,就是说本月应该领用的汽车轮胎是40只,但上任会计把100只轮胎全部转到了生产成本中,最终形成的库存商品,并结转了主营业务成本,举例的只是一个原材料,其他原材料也是这种情况。因为上任会计购进原材料就没有数量和单价的核算。直接根据金额按照一定的比例转入生产成本。 他现在留给我的问题是,我这个月同样销售了10辆汽车,如果按照正常的话也要领用40个轮胎,由于上个月100只轮胎已全部领完,余额为零。那么现在原材料就会出现负数,该怎么调整分录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成本如何核算,我刚入职一家公司,是个生产企业,卖三种产品,两种是采购原材料加工成产成品卖出,一种是采购原材料加价卖出原材料。原来会计做的账我没看明白,这里材料领用出库没有领料单,到月末时根据期初和期末库存倒推领用原材料金额,那么产成品的成品怎么推出来呢?求指教
1、老板说:不能再把采购进来的物料视为全部成本结转, 2、全盘会计说:没有采购的物料视为全部成本结转的,是按占比领料的 3、老板说:成本提前结转,不能真实的反应利润,从7月份开始,用成品入库,倒退的方式结合ERP系统的领料和BOW 表,做领料和结转, 4、全盘会计说:以前都是按BOW表占比0.7左右领料,不可能是按采购领料的 5、老板说:7月的成本太高,说不纠结前面,把7月的财务按正式的领料结转,给出做法,就是用用成品入库,倒退的方式结合ERP系统的领料和BOW 表,做领料和结转 6、那就是我成本会计做出来成品进销存,材料进销存,成本核算表再去结转 老师,教我做下这个成本
这个表怎么做啊原材料进销存这里原材料出库这里 1、还有其他部门领用也是在原材料进销存这个表里面登记吗? 2、累几天了,脑想糊涂了
原材料进销存表设 “日期、摘要、收入(量、价、额)、发出(量、价、额)、结存(量、价、额)” 列,其他部门领用也登记在 “发出” 栏,备注领用部门,按 “期初结存 + 本期收入 = 本期发出 + 期末结存” 逻辑填,理清进出存就好。
1、我是说实际领了200,在原材料进销存怎么怎么显示的,难道这领用数量200,当月入库领用100,在产100个?看截图难道这样 2、客户提供的物料也要做进销存吗? 3、进销存理论挺简单,实操感觉好杂,进销存不是只有一个品号吗?几个部门都领用这个品号,意思我还要做一个明细表,我现在是手工
问题 1:原材料领用与进销存显示 从截图逻辑看,实际领用 200,在 “原材料进销存” 中 “实际领用数量” 填 200、金额 200(单价 1);然后再将这 200 的领用,分配到 “产成品物料领用(100)” 和 “在产品物料(100)”,这样既体现总领用,又拆分了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材料成本,是合理的。 问题 2:客户提供物料是否做进销存 要做。客户提供的物料(即 “客供料”),虽产权可能属客户,但企业需对其收发存过程负责(管理、使用、结余核对等),所以需单独或在进销存中设类别记录,确保物料流向清晰,也便于与客户结算或核对。 问题 3:多部门领用同品号的手工处理 手工做时,可按 “品号 + 部门” 维度做明细表辅助。比如: 先按品号汇总 “总收发存”(像截图里的整体数量金额); 再单独做 “部门领用明细表”,列示每个部门领用该品号的数量、金额,这样既保留品号总进销存,又能细分部门领用,满足成本核算和部门考核需求。
有个老师说,进销存领出金额要与核算表一致,我没有核算在产品成本,比如入库100个,核算我是算100个的成本,但是进销存你这出库200,金额是200,核算入库成本才100啊,怎么衔接上,
进销存记总领用(200 金额),成本核算时,把这 200 拆成产成品成本(100)和在产品成本(100),这样总领用就和产成品加在产品的成本一致,实现衔接。
1、好的,好像我理解了,我试做一下 2、系统分不清哪些是采购外购件、委外件、客供物料不是叫采购区分出来?不然这进销存怎么分的清楚啊,那委外件一会委外一会自制的
系统本身无法自动区分物料类型,核心是先由采购在源头给物料 “贴标签”(预设分类属性),再结合业务流程规则管控,才能让进销存清晰,尤其应对 “委外 / 自制切换” 的情况。 简单说:先让采购在物料入库前,就把 “外购件 / 委外件 / 客供物料” 的分类录进系统(比如设专属物料编码前缀、加分类字段),后续入库、出库、生产领用按分类走对应流程;遇到委外改自制,直接在系统里更新该物料的分类属性和流程规则,进销存就能自动匹配新类别统计。
要是委外和自制同时出现呢! 现在搞手工进销存我感觉做不了,系统又不准。那个ERP又垃圾
分两条线来做就可以了 各自来做
老师能不能搞点表格或配图给我参考下,文字难消化
采购部:下单时在 “备注” 或 “类型” 栏标注(外购 / 委外 / 客供)。 仓库:入库时按采购标注,在进销存表 “类型” 列填好,比如委外件入库标 “委外收回”,客供标 “客供”。 委外 + 自制切换:委外件单独设 “委外 -×× 物料”,自制件设 “自制 -×× 物料”,哪怕是同一种产品,也用 “类型 + 状态” 区分(如 “委外中”“自制中”)。
有ERP也是让他们这样备注吗?委外 + 自制切换那建两个品号?有ERP我有必要做手工进销存吗?虽有ERP但是系统数据现在都是不准的,下单物料走采购单的就是外购件,委外的就是委外件。之前的委外和外购混乱包括BOM。
同学你好 对的 是这样的
在确认一次,比如:物料风扇1,要是委外给供应商做那要建一个风扇1品号。要是这次想自制,建一个品号风扇1自制属性,生产工单是计划部去选其中一个属性去委外或自制对吗
同学你好 对的 是这样
还有一个就是,比如风扇我以前是委外的,现在我直接外购了,这两种情况只能有一种情况存在吧。要么就要建两个品号对吗? 现在影响我核算标准BOM的成本了,BOM里面某风扇是委外的属性,结果现在都是外购的,那我按BOM的标准核算,结果算的是委外的单价和原材料成本。事实上现在应算的是外购单价成本才对,是吗
同学你好 1.对的 2.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