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相关内容简单回答如下: 工资核算:生产人员工资计 “生产成本 - 直接人工”,生产管理人员工资计 “制造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生产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计 “制造费用 - 折旧费”。 水电和机物料消耗:生产部水电费用计 “制造费用 - 水电费”,机物料消耗计 “制造费用 - 机物料消耗”。 成本归集与分配:期末汇总 “生产成本” 和 “制造费用”,再将 “制造费用” 按生产工时等标准分配到 “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1.31日,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费80000元,其中车间使用固定资产折旧50000元,厂部管理部门使用固定资产折旧30000元。 2.31日,分配结转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比例分配) 3.31日,本月产品全部完工(假定月初没余额),计算并结转生产成本。
某食品厂2021年1月有关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资料项目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第二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废品20600520037600乙产品11200乙产品生产工人机器工时生产工人薪酬全年计划产量工时定额全年计划制造费用1月份制造费用一般性消耗材料管理人员薪酬低值易耗品摊销折旧费水电费小计3001360012010023200272501300022000220006865200556301026012385280601826574600金额单位:元甲产品860018803000277007000036132570035125131001109171148管理部门20080042259148203000055213废品7000080073342700608000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薪酬比例法,计算
一)目的:练习制造费用的分配和核算。(二)资料:隆大公司××年4月份发生的制造费用如下:1.以银行存款支付生产部门电费2000元。2.计提本月份生产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8000元。3.本月应付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4.生产部门为修理领用材料3500元。5.摊销以前预付的由生产部门负担的财产保险费400元。6.投产品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A、B、C产品本月生产工时分别为10000工时、30000工时和40000工时)(三)要求: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2.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
17.31日,计提本月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11000元,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旧3000元,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折旧2000元。18.31日,分配本月职工薪酬,其中: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乙产品产工人工资30000元,车间技术管理人员工资20000元,厂部行政管理人员工资50000元,销售部门人员工资20000元。19.31日,归集本月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将其结转至生产成本,按生产工人资比例分配(见表3-38)。表338制造费用分配表产品名称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金额甲产品乙产品合计
这个购物卡最后确认费用的时候要分摊到各个部门吧,是统一做到管理费用-福利费(生产部、采购部、财务部等)还是把生产部挂到生产成本-其他直接费用-福利费,其他部门挂到制造费用-福利费呢?
第四个选项为啥是营业外支出
问题1:开发成本需归集至“开发成本”科目,包括人力、材料及研发费用等。软件完成验收后,可转为“无形资产--嵌入式软件”,后续维护费用计入“累计摊销”。(这里的累计摊销是:借:管理费-维护费;贷:累计摊销吗?) 问题2:软件作为无形资产需按受益期限摊销,通常采用直线法或加速折旧法。若涉及硬件捆绑销售,需将软件价值按比例分摊至硬件成本。(无形资产怎么要分摊到硬件成本?)
现在国家颁布的新的社保规定,针对新的这一规定解读的课程在哪里?
工资7500个人所得税是怎么扣除得…怎么计算
接收档案服务管理的协议,我单位是甲方,打款的单位是乙方的主管单位是乙方的主管单位,又100%控股,由于乙方没有钱付款又准备注销所以由主管单位打款,合同落款处分别有乙方和主管单位的公章,我单位给打款单位开票算虚开吗?让对方提供了情况说明。
请问个体户怎么申报员工的工资?
归集研发费用,应该用成本类科目研发支出归集,月末转到管理费用-研究费用,还是直接在管理费用-研究费用科目下归集,还是两种都可以?
老师,我们承接了政府招标的病死树清理项目,我们给他们开具6%发票,但是这个我们不自己干,是又分包给另外一个供应商干,请问我们和供应商之间应该签订什么合同,是劳务分包合同么?在财务方面需要明确注意什么事项?因为业务让判断下签订什么类型的合同?
请问一张蓝票已开部分退货红冲的发票,还能在再次对这张蓝票开冲红红票的时候,在红字信息表上冲红原因那里勾选“开票有误吗”
小规模纳税企业申请核定征收,是怎么交税?怎么做账?
成本核算和结转成本区别是什么,成本核算的步骤是怎样的
成本核算和结转成本的区别 含义不同:成本核算是把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分类归集、汇总核算,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总额,以及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结转成本是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从相关账户转入“主营业务成本"等成本类账户的过程。 工作内容不同:成本核算涵盖生产费用支出审核、确定成本对象和项目、分配要素费用、综合费用分配、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等一系列工作;结转成本主要是在期末,把已销售产品成本从“库存商品”等账户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以及把已完工产品成本从“生产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等。 目的和作用不同:成本核算旨在提供准确成本信息,为成本管理、定价决策、利润计算等提供依据,帮助企业了解成本构成和消耗情况,发现问题以控制成本;结转成本主要是为了准确计算当期损益,遵循配比原则,将收入与成本合理匹配,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成本核算的步骤 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依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自身的制度、规定,对各项生产费用支出严格审核,制止或追究不符合规定的费用及浪费、损失等行为的经济责任。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依据企业生产类型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品种、批次、步骤等)和成本项目(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并据此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汇总各项要素费用,编制分配表,按用途分配计入生产成本明细账。能确认某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产品成本明细账;不能确认的费用,按发生地址或用途归集分配,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在月末采用一定分配方法(如生产工时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等)分配,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及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 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通过上述分配,各项生产费用归集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无在产品时,产品成本明细账归集的生产费用即完工产品总成本:有在产品时,需按一定划分方法(如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等)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划分,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产品总成本;分步法下,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计算产品总成本。以产品总成本除以产品数量,计算出产品单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