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公司中标后应与 A 公司补签分包合同。A 公司收到分包成本发票时,按发票内容借记 “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 等科目、“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专票符合条件时),贷记 “应付账款”;付款时,借记 “应付账款”,贷记 “银行存款
现在是这个情况,我们有2家公司,一家建筑劳务公司,一家建筑公司,都是一般纳税人,现在中标方分包给我们了一个项目有1.7亿,包工包料,然后材料费占比60%,既后期能收到1亿左右的材料费增值税进项发票13个点的,如果是以劳务公司和中标方签合同的话,开给对方过得发票是1.7亿乘以6个点的,如果是建筑公司开票是9.6个点,后期的话1个亿的材料费进项发票是否都能全额抵扣,不管是劳务公司还是建筑公司?
甲老板有一家A公司,乙老板有一家B公司。现在甲老板和乙老板合伙一个入股一个石材园区项目。 乙老板用自己的B公司打了200多万给甲老板的A公司,以A公司的名义竞拍了两块土地,加上B公司一共花了650万+。政府要求他们重新注册一家新公司C公司来经营这个项目。可是这两块土地的产权属于A公司,已经缴纳的税款,正在办理不动产登记证。如果过户到C公司的话,还要重新缴纳税款,而且手续比较麻烦。 像这种情况,甲老板和乙老板能不能不入股公司,而是合伙入股该石材园区项目。这个项目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建筑属于他们共同所有,他们共同经营该项目,共同分红。而A公司的其他收入与乙老板无关。他们签订一个入股该项目的协议,注销C公司。 具体怎么操作?是不是只能重新做一套账来管理该项目?
老师,我们公司A给公司B打了一笔款,是为了支持公司B做项目投入款,但是现在公司B因为技术问题,项目失败,亏损严重,这个款也不可能收回了,我们公司A该怎么账务处理呢?从开始打款,到现在亏损,全程应该怎么做账呢?A和B是同一个老板,同一个法人,公司A和B都是小规模纳税人,公司B是处于长期亏损状态,本来指望项目翻盘,结果项目又亏了。账务处理方面应该怎么处理?税务局那边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风险吗?
老师:我公司A是小规模农业公司,收到政府用于温室改造的专项资金,之前建的温室未入固定资产,这个专项资金通过招投标中标到了B公司(要求B公司不分包)A公司在收到政府专项资金是借:银行 贷:应付账款-专项 支付给B公司借:应付账款-专项 贷:银行(因这是B公司未开票给A公司)后面B公司开工程款服务发票给A公司是借:在建工程 贷:资本公积,这样做对不对,现在A公司只有B公司开的工程服务发票,B是施工方,材料发票等都在B公司,求老师们解惑,这个问题我问了好多老师,答案都不一样
老师你好,我们公司a,是做市政工程的建筑型公司,因为我们在异地有个项目,异地要求税收留在当地,所在就在异地买了个建筑公司b,然后就把b变成了a的全资子公司,现在目前工程已经在做,所有的资源和人都是用的a母公司去施工的,然后工程又是子公司b对外签的专业分包合同,那这个时候母公司a怎么给b开票,如果b开的建筑工程票的话,是不是就是转包了,转包是违法的吧
老师,我们单位(行政单位)有笔专项款是市级拨给我们单位,再由我们转拨给县里中标的企业(这个项目是市级的,由县里企业中标)总款是20万,第一次付80%,终期付尾款20%,这个怎么做分录?
老师我们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里,其它应收款是个负数。其它应付款是个正数。应该怎么调整。是直接把这个负数和正数相加放在其它应付款里吗?
社保和公积金都可以按最低档缴纳吗
老师,公司法人在其他公司购买的社保和申报个税,还能在自己新成立的公司零申报个税吗 目前没任何交易
老师 题目:甲公司收到一台政府补助的600万的环保设备,甲公司采用总额法核算,甲公司当年未对该环保设备计提折旧。 税法规定:收到的政府补助应于当年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这个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为多少,存在递延吗?
计提工资时,按应发工资总额是包含了个人承担部分吗。而计提社保、公积金等时,就只用计提公司承担部分,这样理解对吗?
7月预开了700万,后因发票额度不够的原因8月迁址了,在新的主管税务机关开票,红冲了7月预开的700万,导致8月收入是负数,估计负600万左右,7月预开的税款都是交在迁移前的税务局的,这种情况增值税和附加税应该怎么报啊?
这道题答案是不是错了?按道理来说,直接捐赠目标脱贫地区是不可以免的。通过红十字会捐赠的是可以免的呀,答案怎么是反的?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内部交易,未实现的损益调整净利润是顺流逆流都是减未卖出部分吗?
你好,A企业原来认缴资本500万,新股东B加入增资,B想占有53%的的股份,B需要增资多少万元?
老师好!那A公司实际干活了,B公司中标了,补签了分包合同后就成A给B干活了,是这样吗老师?但是我们前面一直是B公司给A公司干活,B给A开票,现在反过来会不会有风险呢
补签分包合同后从合同关系上是 A 给 B 干活。之前 B 给 A 干活并开票,现在转变存在风险,包括税务上发票与业务不符、收入成本核算混乱的风险,以及法律上合同效力存疑、违规招投标问题暴露等风险。企业应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完善内部制度以降低风险
老师好,那现在怎么处理合适呢,那A公司能不能把收到的成本票全让对方作废了重新给B公司开,A公司付的款就写说明是代B公司付款了,可以不
同学你好 这个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