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税务局解释时,先讲清业务背景,说明因特定原因采用对冲;再提供合同、物流、生产记录等证明业务真实;最后阐述符合退税规定,表明已规范处理并配合核查,争取获批退税。
开发票,一笔业务本来就应该只开一次相符的发票,不小心开多了几次发票,(尤其针对随货开发票的客户,每一次业务都随票,现在算起来,确实有已经业务对得上的普票,已经给了客户。开多的那些就在手上,手上有开多的第二联发票,开多的普票,需要冲红,才对的上每一次业务开一张普票。至于我们公司的其他客户,是后面才开票的,例如一张发票对应一个月业务的,那么哪怕不小心同一个月的业务开了2张一样的,其实也可以的吧,因为都是这些产品,单价都一样的,开多的这1张,少于后面没开发票的金额。)跨月了,应该冲红比较好,还是直接去税局承认由于个人糊涂,所以这样开多了发票,才冲红的。 我们一个月由于正常的退货或者别的开错原因,也有冲红,这些导致月冲红也算是比较多了。所以,冲红里面也有正常的,也有非正常的,正常的,到时可以解释,非正常的我不小心操作,还是直接和税局解释,比较好呢,免得开票系统提示开票异常?麻烦给出解答,怎么处理,自告奋勇的去承认呢,还是如何?
老师您好,我是公司内账会计,外账交代理公司做的,,我有几个问题麻烦您指教,一,财务负责人老板写的我,对我有没有影响,有什么影响?二,我们是生产企业同时也委托加工,我们的客户,买了我们的产品出口,关系到出口退税,我们是客户的上家嘛,现在税务局打我这个所谓的财务负责人电话提供这提供那,我又不懂,我能不能直接说我不管也不懂这些我是内账会计,提供代理记账公司的电话让税务局直接找他们?
老师您好,我我想咨询一下我们大概15年的时候,有一笔出口退税的外贸交易,当时在办理出口退税时因为对出口退税的时间把握的不是很清楚,我们去税局办理的时候窗口的老师也没有提醒我们这个税是可以抵扣的,所以当时把本应该出口退税的金额做了进项税转出,当时本来应该在增值税附列资料2里面的应做其他进项税转出那一栏的,结果填成了免抵退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导致增值税申报表和出口退税申报表上有差额,今年由于金四的上线,税务局的老师联系我们,说让我们把免抵退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填红字,就可以了。所以我想问一下,我现在是不是可以去税务局把15年的出口退税及增值税的申报表做更正之后,那笔被转到进项税转出的金额又可以抵扣了是吗?
老师好,我有一个题目,我看那些公式不会,我想知道这个答案,我想看数据:甲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为9%,2022年11月份发生以下业务: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进项税额910万元,本月海关核准免税进口料件价格为210万美元(对免税购进甲企业采用购进法)当月外汇牌价为USD1=RMB6.8。当月内销不含税销售额3200万元,当月出口商品FOB价折合人民币为14200万元,出口商品退税率为8%,上期内销进项不足抵扣形成的留抵税额有90万元。(1)求企业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与企业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会计分录。(2)求企业当月应纳税额。(3)企业免抵退税额(即外销应退税额)为,实退税额为,被抵消的税额为,并做出相应的会计分录。(4)根据上述资料,判断企业留抵税额(没有填0)
老师你好,我想咨询一个问题,我现有AB两个公司,A是生产性企业,B是商贸企业。平时都是A负责生产,然后卖给B负责出口,退税。然后B公司现在接到这么一张订单,是客供材料的订单,客户C要求这批出口商品中的一个小零件用他的客供材料,B公司不需要付任何费用购买,但进口该批客供材料的时候B公司在单一窗口交了关税和增值税,有缴款书。然后B公司是几个人的那种销售公司,不具备加工生产能力的,这批客供材料直接运到A公司,由A公司去组装,然后做好后卖给B公司,B公司再出口卖给客户C。这种情况,AB公司的账务应该怎么操作?咨询税局,当地税局说10年内都没见过这种情况
如果是小企业准则,就是营业外支出,资产和负债里直接结转了,企业准则呢,信用减值和坏账都在资产里,等于资产合计没动,利润表也没有减少
老师,我们是一般纳税人,是开的食堂,我们的供应商开的这张普票,为什么有免税的呢
签发现金支票,是不是盖“银行付讫”的章还是“现金付讫”?
计提了坏账准备,资产合计会不会减少。在利润表里资产损失会在哪个科目里显示
老师,晚上好,能帮忙在库存表的入库数据,出库数据,和库存数据,加个公式吗?
老师,麻烦问下上游公司申请发票额度还需要下游公司确认合同吗?
老师你好,之前公司一直亏损,当月看有点净利润了,不多就几百,为什么这个就不能分配利润呢,我们是有内账的,我们有利润是不是可以收点现金用?用于利润分配呢?
企业会计准则,出现坏账怎么做分录。到损益表坏账会计入管理费用还是营业外支出
老师有制造业的制造费用明细表模板吗?方便截图用下吗
老师,个人给公司维修机械:除了代开发票+企业代扣代缴,还有其他的需要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