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比如消费税是典型的价内税,而增值税则是唯一的价外税

老师,个体工商户的工商年报是什么时候做
麻烦老师帮我看一下,我这样算是否是正确的,我先描述一下,是两种材料款给我们同事做,一个是麻料,一个片石,我们挂赣阳公司做总施工方,现在供应商给总施工方开票麻料是1509276.32,片石是416853.06,实际结算的麻料是1132846.5,片石是155202.48,多开部分再相应的给税金供应商,剩下就是导回来,如表一,你看一下这样算是否是正确的? 第二个表是,这个事是给同事小舒实际承接人,就是我们公司给小舒的结算价是麻料1132846.5,片石是155202.48,现在小舒在上游供应商那采购这两种材料,成本价是906277.20,片石是142722.8,这都是要按开票金额来交税的,你再看一下实际承包人小舒的利润是不是这样的?
老师你好,厂家给我们开的票都是百叶窗,但是我们给给客户开票把百叶窗,空调护栏,防雨百叶窗分开,老师你说我需要跟厂家说让他分开项目名称,这样开票吗
市场调研,成本控制,提供财务数据支持,账目分析都是怎么操作的
老师,稳岗返回如何做账
请问老师,我们老板要在公司增加一项业务,叫居间服务,我在经营范围选择上找不到居间这两个字,在网上查说房地产经纪包含这个,可以选这项吗?还是有更贴切居间的范围,求老师指教
老师好,本月增值税和城建税低于一元,不用交税,但已经计提了,然后怎么做分录呢?怎么能把这低于一元的增值税销掉呢?
那道题计算方式不对吧?出租住房不是除以1.015吗?乘以0.15吗?这个答案里面居然还出现一个除以1·05,再乘以0.15。答案不对吧?
每个月交个税,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怎么退回给自己
,甲公司外购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管理设备,支付价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1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56万,支付运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运费1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9万元。甲公司预计该设备可以使用10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此类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年限平均法计算的折旧额可以税前扣除。其次,5月31日,甲公司将自用厂房对外出租,该厂房系2×20年5月购入非账面原值200万元,预计使用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此类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的折旧金额可以税前扣除。最后,12月31日,甲公司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时,发现一批存货的账面价值余,改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减值金额计入当期
价内税是指税金构成价格的组成部分,作为课税对象、价格的组成因素的税种;价外税则是指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税,一般认为价外税比价内税容易转嫁,指的是税款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的税。
没明白啥意思?你用现实里的大白话跟我说吧
价内税是指税收包含在商品或服务的售价之内,消费者在购买时支付的价格已经包含了税款。这种情况下,纳税人通常是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企业或个人,他们需要在销售时计算并缴纳相应的税费。在中国,消费税就是一个典型的价内税例子。价内税的计算公式通常为:税款 = 销售款 × 税率 = 含税价格 × 税率。 价外税则是指税收是在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之外另行收取的,消费者在购买时支付的价格不包含税款,需要额外支付税费。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通常是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他们需要在支付款项时额外支付相应的税费。中国增值税是价外税的一个典型例子。价外税的计算公式通常为:税款 = [销售款 / (1 + 税率)] × 税率 = 不含税价格 × 税率。
你用大白话说吧,我真不能理解你说的太专业了
作者:Captain Jack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019176/answer/1335216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个例子:老王自己酿了一坛酒,取名“桂花酿”。九月初九这一天,老王就想把这坛酒拿到集上去卖,于是开始琢磨卖个什么价比较好。想了一下,买桂花用了60元钱,自己酿酒的工钱就算30元好了,成本就是90元(60+30)啦,干脆凑个整数卖100元,自己赚10元钱的利润。(这个100元就是商品的定价,成本+利润)。 来到集上,老王摆好摊,把一块写有“100元”的牌子立在旁边,正准备吆喝呢,突然来了1个人。。。。。。 来者非是旁人,正是税务局的小李。小李说:“王叔叔,您是在卖酒啊”,老王疑惑不解,“对啊”,小李说:“您打算卖多少钱?”,老王说:“这不写着了吗,100元”,小李说:“行啊,不过您要缴个税,增值税”。老王说:“交多少?”小李说:“交17块钱吧,不过这17块钱您可以让买酒的人付,您不是卖100元吗,现在别100了,您改成117元不就完了吗”,老王一琢磨,117,交税17,还是剩下100,跟原来一样,还行。于是非常痛快的答应了,将牌子上的100改成117元。 不一会,老王就把酒卖出去了,卖了117元,17元是增值税,自己还是有100元的收入。 这个故事就是价外税的解释,就是说商品的价格都定好了,然后针对定好的价格额外征得税,计算公式就是:含税售价/(1+17%)*17%。一般我们看到的商品价格,除非特别说明不含税,都是含税的。
书接上文。老王卖了117元,很开心,收拾收拾东西,刚准备离开呢,只听背后有人说话了:“等一下老爷子,事情还没完呢”,老王吓一跳,回过头来一瞧,原来是税务局的小赵。“老爷子,您还得交消费税呐”“刚才不是交了增值税了吗?”“这个消费税,是您生产加工这坛酒的时候要交的税,不是您卖酒的时候交。这根增值税是两种税,是针对不同的环节征的。”“要交多少消费税啊?”“当初您定价是100元对吧,就交100X5%=5元钱。就是说,您定价的时候,只考虑成本和利润是不对滴,这个消费税在您酿酒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您定价的时候还要加上消费税5块钱,这样您这100里面,包括成本60元,加工费30元,还有消费税5元,最后利润只有5元,所以它叫做价内税,因为100里面包含5元的消费税啊”。这个故事解释了“价内税”。因为是在生产加工环节产生的,就是在最终定价之前产生的,定价的时候把它算到里面去,所以叫“价内税”。
一个是本来就要交的,一个是定价之后要缴纳的是吗?
是的, 是的,就是这么理解的
就是成本加上利润加上消费税。之后,然后报价给购买方,然后购买方它自己知道还要加上13%的增值税的意思吗?
是的,就是这么个意思了
那本质上,企业每个月都要缴纳增值税的,那最终企业每个月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都是谁承担的,都是买方出的钱吗?
是的,这个都是转到买方承担
那为啥,每个月老板还害怕缴纳增值税,算来算去,不想缴纳呢?
因为他要先交呀,其实最终都是消费者承担了
啥意思?没有懂
啥叫先交了呀
因为他开了票,要交增值税,
开了票。不是也是购买方承担了吗?
但你要先交,你们开票肯定是把税加进去了,
那他购买的时候不是也缴纳了吗?这卖的时候又缴纳了,不是交了还是它自己的钱吗
购买的时候是对方交的,出售就由你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