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只要税先交了,不用先确认收入。等实际发货时再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 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老师好,预收了货款,但是产品还没生产出来,可以先给客户开票吗?
房地产公司,没有开发票,只有预收款,但是预收款没有开发票,需要结转成本吗?
老师我卖给客户产品,销售出库了送货给客户了,但是客户还未付款没开销项票,那结转成本吗?
老师,已开票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就是设备还未生产出来,但是客户要发票才给预付款。这票开出来确认收入后要不要结转成本 遇到那种预收款还要开票的客户,这成本还真不好结转
老师,给客户研发了一套软件,先开的发票,怎么转成本,产品还没有给对方。开了发票要做收入,要转成本。但是还没有研发好呢。
新添加人员医保人员回退。误写成停保啦。结果扣费了。怎么能把这个钱退出来?医疗保障局不愿意给退
老师你好,我们单位的社保是当月交当月的,工资是次月发放,我们当月就做了扣缴社保个人部分的凭证,但是次月工资表出来以后,扣缴个人部分保险的公积金部分少扣了11元,应该怎么处理?
我们开票方红冲3年前的发票,当时有预缴税款,红冲会涉及哪些问题
接手别人的公司,需要注意什么,需要签订什么协议
新注册公司小规模,工商局免费送备案章吗
老师怎么查询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税局认可
老师,我们是建筑公司,跟总公司签订的商混合同,分公司收钱并且给我们开票,这个可以吗?
老师,我们是同个海南省的企业,总包企业劳务分包给我们,金额超过500万,我们是需要先做跨区域报告和报验,预缴税款后,才能开票是吧?
老师,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在学习债务重组的时候,长期股权投资,在什么时候属于金融资产,什么时候不属于
老师好,今天专管员说我们23年度的有张发票需要剔除来,是发票有问题,这个是纵以前年度损益去调整嘛,是张餐票
主要是票已经正常开了,而且第二次收款也是这样让我们先开票的,如果一直都不结转成本,我的收入不就变高了
你没有发货,并不能确认收入, 税法上的规定,如果先开票,那么,只是证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了,不是说收入确定了。 所以,不存在收入与成本不匹配这个说法, 等到货物真正发出了,再同时确认收入与成本
那第二次付款时,我们货全部发了 但客户也只是要求开第二批付款的票,那我成本还分开结转吗?
如果第2次付款时,货全部发了,此时,就全部确认收入与成本。 无需分开结转。 举例说明 第1次付款113 ,税金13 借:银行存款 113 贷:预收账款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13 第2次付款 113 借:银行存款 113 贷:预收款款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13 此时,确认收入 借: 预收账款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不是,第二次也只是开了60%还有第三次尾款也是单独代开一次的
那没关系的 只要发货了,就全部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 开票时,单独把销项税 列示出来, 举例说明。我写得简单一点。 假定每次付款都是113,1共支付3次,货款总计=339 第1次付款 借:银行存款 113 贷:预收账款 100 应交销项税 13 第2次付款 借:银行存款 113 贷:预收账款100 应交销项税 13 此时,全部发货 借:预收账款 200 应收账款 100 贷:收入 300 第3次付款 借:银行存款 113 贷:应收账款 100 应交销项税 13
主要最后一次发票没开怎么确认收入?
收入确认 与 开发票与否没有关系。 收入的确认主要取决于是否 出货, 全部发货的那个时点, 货物的所有权发生了转变,此时,确认收入。 开发票只是确认增值税的纳税时点,
确认收入不就是开票了才确认
或者说,如果不是这么规范做账的话,可以暂估入账吗?
会计规则的收入的确认原则,不是开发票, 税法上的收入确认原则,是开发票。 收入是一定可以暂估的,这是税局巴不得企业要做的事情,因为收入提前确认了,就会产生相应的税收。 再次提醒一下: 假如收入确认了,不出货,没有成本的结转,那么,将来出货时,又会变成没有收入,但是,成本很高。 对于财报的分析以及税局的申报肯定是不利的。 还有,你们公司没有出货,却要提前确认成本,而 对方公司也只能抵扣进项税,入库成本也是做不了得。从双方交易的关联性来说,也会体现为异常的,
比起不规范来说,企业生存最重要,所以只能配合客户了,
你们公司的操作 实际上是 既满足了客户。也没有不合规。 只是 对会计准则的理解和把握没有太到位
因为说是预收定金,正常是收到钱开票挂预收,但是他们是让先开票在再付钱,账上只能挂应收了,我的想法是我们账上有库存,每次开票就要老库存结转成本,这样税会收入也一致了,不用那么麻烦,后期成本入库就正常入库当库存商品,以后再循环这么操作,
嗯,好的。 存货盘点时 能对上就行
谢谢老师
好的,同学,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