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体长期股权投资:8000万(b公司)+6000万(c公司)=1.4亿 2. 合并报表资产额:你司单体资产(1亿)+b公司资产+c公司资产 - 你司对b、c的长期股权投资(1.4亿)(抵消内部重复) 3. 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中需抵消对b、c的长投,故合并报表长投为0(仅保留对非子公司投资,此处无) 4. 漏抵消影响:你司合并资产虚增5000万,会导致集团合并报表资产总额也虚增5000万,歪曲资产负债率、ROE等指标,影响财务数据真实性。
甲公司2015年2月10日从集团外部控股合并乙公司,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80%,初始投资成本为8 000万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 000万元。2017年1月1日,集团内部A公司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0 000万元取得乙公司80%股权。当日乙公司在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2 000万元,A公司资本公积余额为1 200万元,盈余公积余额为1 5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A公司长投成本? 我想请教下,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后期采用成本法核算,不是不用比较合并对价与份额之间的么,为什么还要比较计算商誉?
假设母公司持股70%,子公司分红100,母公司个别报表肯定有借:应收股利70,贷:投资收益70,合并报表抵消分录肯定有一笔借:投资收益70,贷:长期股权投资70。请问老师计算“合并利润表”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时,要不要考虑减去这70,我看“归属于母公司的损益”注意是“损益”肯定是减去这70的,那填列“合并利润表”项目“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到底要不要减去这70呢?如果不减去,那抵消分录借:投资收益70,贷:长期股权投资70中的“投资收益”就没有地方体现他了呀?请解答下,谢谢
您好!老师,我们公司是有两个入股投资公司,这里就管两个叫A公司,B公司,其中一个A公司想要撤资进行股权转让,然后A公司那边请了审计团队,要求审计到2022年3月,我公司去年买了一块地皮,但是原产权人与租赁方租赁合同未到期,产权过户完,我公司到现在并没有与租赁方重新签订合同,2022年6月份的时候打过来一笔租金我记在了其他应付上,因一直未确认是否合作,我们也未开票,现在审计公司那边按照原产权人与租赁方的租赁合同估算了收入,并计入我们公司财务报表里出具审计报告,我想问下老师这种情况可以这么操作吗?对我们公司财务及报税这款块有多大影响?因为审计报告我们这边还要盖章并且财务报表财务人员还要签字?会对我个人有什么影响吗?
我们有一全资子公司,我们本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现在子公司有一业务情况,子公司有一块地被征收,收到的拆迁款扣除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冲减了子公司的资本公积,现在我要做合并报表,如何编制合并报表调整分录,本部集团账上按成本法核算应该不需要调整账务吧,想问下合并报表这块在合并中怎么做合并抵消,请详细解答,解答不详细的不要回答
老师好,我司是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我司也有子公司,我司出资8千万获得b公司百分之八十股权,出资6000万获得c公司百分之就是股权,我司单体资产一亿,请问我们的合并报表资产额怎么计算!请详解。我的单体和合并长期股权投资额分别怎么计算?请详解!如果我合并报表资产重复计算忘记抵消长投,导致资产总额比实际多了五千万,请问这对我的集团公司合并报表有些什么影响?谢谢老师
老师,我们的账是代账公司做的,我这个季度想自己报税,有个小规模的建筑公司,电子税务局要填这个季度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我可以按照代账公司3.31的期末余额填进去吗?
专票204879元,普票18691元,免税收入87422元,怎么填增值税申报表?
车辆购置税申报成功了 也要缴纳车船税吗
老师,请教下,公司五月底购入一台喷涂机,原值一万八千多,老板说让我一次性折旧抵所得税,怎么操作呢? 以及后续申报什么的
哪些企业可以免报受益人的?
老师,有两个人说他们自己在外地交了社保,在我们公司不交社保了,这样可以么
请问老师,买的车发票还没有到,车辆购置税已经交了。车辆购置税能直接先入固定资产吗?
开发票给国外客户时,开票系统显示未查询到购买方纳税人信息,是什么原因?要怎么做?
老师,请问,我们小规模,一个异地项目开票17万,一个异地项目开票15万,是分别异地预缴增值税吗
老师,公司五月份一个客户无票收入1000吨*2200已做账和税务申报 在六月份开票了480吨*2617 单价和数量都有不一样 这个账务怎么做呀
谢谢老师,第一个我司长投应该需要考虑按比例计算
你司单体报表的长期股权投资无需按比例计算,而是按实际出资额确认:对b公司8000万(占80%)、对c公司6000万(按你所述“百分之九十”,即占90%),合计1.4亿,这是“成本法”核算的结果(对子公司投资用成本法)。 合并报表时,需抵消的是你司对b、c公司的全部长投(1.4亿),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归属于你的部分(b公司80%权益、c公司90%权益)对等抵消,而非按比例拆分长投金额。 单体长投按实际出资总额算,合并抵消时按持股比例对应子公司权益全额抵消,两者逻辑不同,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