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体长期股权投资:8000万(b公司)+6000万(c公司)=1.4亿 2. 合并报表资产额:你司单体资产(1亿)+b公司资产+c公司资产 - 你司对b、c的长期股权投资(1.4亿)(抵消内部重复) 3. 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中需抵消对b、c的长投,故合并报表长投为0(仅保留对非子公司投资,此处无) 4. 漏抵消影响:你司合并资产虚增5000万,会导致集团合并报表资产总额也虚增5000万,歪曲资产负债率、ROE等指标,影响财务数据真实性。

甲公司2015年2月10日从集团外部控股合并乙公司,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80%,初始投资成本为8 000万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 000万元。2017年1月1日,集团内部A公司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0 000万元取得乙公司80%股权。当日乙公司在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2 000万元,A公司资本公积余额为1 200万元,盈余公积余额为1 5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A公司长投成本? 我想请教下,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后期采用成本法核算,不是不用比较合并对价与份额之间的么,为什么还要比较计算商誉?
假设母公司持股70%,子公司分红100,母公司个别报表肯定有借:应收股利70,贷:投资收益70,合并报表抵消分录肯定有一笔借:投资收益70,贷:长期股权投资70。请问老师计算“合并利润表”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时,要不要考虑减去这70,我看“归属于母公司的损益”注意是“损益”肯定是减去这70的,那填列“合并利润表”项目“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到底要不要减去这70呢?如果不减去,那抵消分录借:投资收益70,贷:长期股权投资70中的“投资收益”就没有地方体现他了呀?请解答下,谢谢
老师!有个实务问题想请教一下。就是集团公司请中介给集团做了一个十四五规划 里面涉及财务指标。就是有2021年-2025年5年的财务指标。其中有每一年需要完成的资产总额,净资产指标。做出的规划是站在2021年披露报表(也就是合并抵消后的数据)然后算每年的平均增速推算的后几年规划的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收入等一系列财务指标。如果要让财务指标落地执行那就需要分解到集团下属的各子公司。怎么更好的分解到子公司呢!因为这中间涉及母子公司抵消。但是规划做的是就是集团抵消后的数据
我们有一全资子公司,我们本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现在子公司有一业务情况,子公司有一块地被征收,收到的拆迁款扣除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冲减了子公司的资本公积,现在我要做合并报表,如何编制合并报表调整分录,本部集团账上按成本法核算应该不需要调整账务吧,想问下合并报表这块在合并中怎么做合并抵消,请详细解答,解答不详细的不要回答
老师好,我司是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我司也有子公司,我司出资8千万获得b公司百分之八十股权,出资6000万获得c公司百分之就是股权,我司单体资产一亿,请问我们的合并报表资产额怎么计算!请详解。我的单体和合并长期股权投资额分别怎么计算?请详解!如果我合并报表资产重复计算忘记抵消长投,导致资产总额比实际多了五千万,请问这对我的集团公司合并报表有些什么影响?谢谢老师
未开票收入 怎么做会计科目
老师,实际货物已经销售了,当时忘了开票进来,但我们已经开票出去了,现在结转成本是负数 怎么办,小规模纳税人,票在这个月已经开进来了,但现在做9月的账,结完成本库存成负数了
老师,小规模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季报填列利润总额是根据利润表(季报)的年末余额那列数据吗
老师,实际货物已经销售了,货我们也卖出去了,但票没有开进来,我们已经把票给开出去了,现在结转成本库存是负数了,怎么办
老师,用现金发放的工资凭证需要啥单据吗?
老师,你好,我们是纯外贸企业,我们的出口方式属于自营出口还是代理出口呢,我们的报关单抬头是我们公司的名字,境内发货人和生产销售单位都是我们公司自己的名字,只不过报关手续是委托的货代公司给报关的,运输也是货代公司给操作的,那我们属于哪一种出口方式呢?
在代理记账公司上班,初级会计师被老板拿去注册了代理记账公司,现在我离职了,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初级会计不被老板拿去注册公司?就是注册公司的那个代理记账跟我没关系呢
有什么重要的问题的?
燃气管道安装花了64万,这种是要折旧10年,还是摊销3年
老师,我把去工地干活干几天的临时工做成了应付职工薪酬-兼职工资,也正常申报个税了,这样可以吗
谢谢老师,第一个我司长投应该需要考虑按比例计算
你司单体报表的长期股权投资无需按比例计算,而是按实际出资额确认:对b公司8000万(占80%)、对c公司6000万(按你所述“百分之九十”,即占90%),合计1.4亿,这是“成本法”核算的结果(对子公司投资用成本法)。 合并报表时,需抵消的是你司对b、c公司的全部长投(1.4亿),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归属于你的部分(b公司80%权益、c公司90%权益)对等抵消,而非按比例拆分长投金额。 单体长投按实际出资总额算,合并抵消时按持股比例对应子公司权益全额抵消,两者逻辑不同,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