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成本核算完后,要提供哪些报表 主要取决于你任职的公司。 因为每个公司产品不一样,就算产品一样,老板们 的经营决策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求的报表肯定不会都一样的。 比方说,公司效益好,那么,老板重点就不在这个 产品成本上了,更可能去抓一些企业文化,员工福利,社会责任等方面 如果效益不好,重点就在于 开拓市场,节约成本,这时候,成本核算就很重要,怎么才能节约成本,让工费率变得很低,
老师你好,我合作社去年就没有经营,也没有收入,今年前半年的成本就是机械设备的折旧费,这有其他收入是调账的,最后利润是盈利,这个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我就填了一个成本和利润,利润是盈利。这样合适吗?
老师,小规模纳税人,月度开票没超10万,免征增值税,这个是增值税是按月结转还是季度结转哈
小规模季度不超过30万,要缴纳教育费附加还是地方教育费附加
老师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需要每月结转吗?
车辆购置税怎么算?比如车价是119900元?
老师,退了去年的税,我要怎么做会计分录呢
老师,请问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是看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账的借方本年累计金额吗?
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A表申报,收入和成本系统自动生成,我随便修改了成本,系统提示手动输入金额与系统自动生成的金额差距大,(这是系统里没有收到成本发票的原因吗?)怎么处理呢
老师你好,公司小规模纳税人年初元旦聚餐可以走管理费用福利费吗793元
5月汇算清缴补了企业所得税,4月要计提吗?
因此,领导让你提供,你就协助他做出来就行,
1、我知道要求不一样,我想知道有哪些报表,能普遍列下具体报表吗?我们是做制造业耳机行业的 2、4项问题请回答下,
第1个问题: 一般的公司,成本会计提供如下几个表 1) 销售毛利分析表 按客户分析 按产品分析 2)制造费用预算和实际的差异分析表 3)工费率分析表
第2个问题: 第1项与第3项,应该每周能做到,且是在制造部门协助的前提下。 第4项,每周没法提供, 第2项。按周提供也比较困难的, 一般公司 ,都按月做分析,如果这个月有问题,次月针对 这些问题去做改善。 再次月开成本会议时,会把这些个改善点据实汇报。
我也觉得第4项每周是提供不了的,因为都不知道应发工资,上多上少一天班奖项都不一样 第2项是不是按月提供好点,按产品汇总,要半成品,和成品汇总是吗? 一般公司按月分析,如果写个月有问题,次月针对 这些问题去做改善。指的是哪些呢老师 老师,我们公司没核算细成本,我这成本会计是新设立的。我还兼往来,一堆事了。加上成本资料收集数据不完善,我工作很饱和了。领导叫我提供这4项额外报表是不是很多公司必做常见的报表,成本我是第一做实操
一个个来,比方说, 7月初开成本会议时,发现6月份,产品成本特别高,成本会计分析下来,原因如下: 1。 有个员工失误了,给浪费了很多料 2。领料单写错了,10个写成了100个 那么,针对 这个问题 7月份车间的领导们就让员工要小心点,别再出错了 8月初成本会议时,成本会计就会去汇报这个事情,现在成本是合理的了,上面的两个异常解除了,
1、我也觉得第4项每周是提供不了的,因为都不知道应发工资,上多上少一天班奖项都不一样 2、第2项是不是按月提供好点,按产品汇总,要半成品,和成品汇总是吗? 3、需提供当周工时总数,加班,正班分开,当周生产量,交货量,单位人均产能,人均产值,这项,也不知道应发工资的,要算的话只能是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应发工资包含的奖项暂不算里面了?还是说这项不算金额。 以上3点问题请老师回答下
第2个问题,领导让你提的数据,确实是公司里常见的要求提供的, 你们公司让你提供,我觉得有点不合理, 你不是产线人员, 哪里知道的那么细,应该有产线的领导去做, 我们公司 这些个数据以及分析 是产线的部长做的。 财务部门提供的就是上面告诉你的那些个报表的数据分析。 财务人员主要是针对 金额的 报表分析 产线人员提供的 工时,消耗率,稼动率 等等, 你的工作量真得太大了,
针对新的3个问题 第1个,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就是没法提供 第2个,是的,按月较好,按照每个机台的实际领出的辅材统计就行 比方说,一共3台,每台消耗率=各台的消耗额/全部的消耗额 第3 个,加班工时,产能,交货量,生产量,人均产能这些是数量式的,不需要工资就能统计出来的,但是,一定得产线统计,你可能整理不出来, 只有 人均产值 ,这个不好算, 你要是实在不知道怎么算,可以问问领导,比方说,按照这个产品的标准成本去算,
1、老师的提点对我太有用了,他们老师叫我自已去抓数据,生产部门就一个生产日报表,其他啥都没有 2、那这4项,都要生产部去统计了是吧老师 3、标准成本都没有的吧,现在都没有核算成本。
对的,这些和产线密不可分的工作,应该产线去做, 只有他们才知道工时浪费了没有,领料多领了没有, 还有,实际 生产一个产品 到底需要多少个工时。 如果有浪费有损耗,要怎么改善等等,还有原材料放到产线时才发现是坏的。这些工作都应该产线的同事去做。 他们能把这些统计出来,财务才能根据这些信息给他们 匹配上相应的金额。
对的,和老板说,让产线去做,你不是生产线的专家,哪里能做出这些来, 另外, 标准成本表面上没有的,但是,实际上,老板心里还是有一个标准的, 因为,就算公司再乱,那老板照样还卖产品,那这个产品的销售价格来自于哪里呢 销售价格=产品成本 加 毛利 还有再不济,每个产品也有一个BOM 存在的, 这也是提供产品成本的一个标准所在
那就是从BOM 的材料成本为标准成本是吗? 标准成本表面上没有的,但是,实际上,老板心里还是有一个标准的,难道我问老板要吗?
对的,BOM就是公司产品的 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一般公司如果实在确定不了成本时,就按照BOM 来做测算。 对的,你不知道时,确实得问老板,就算不好意思问老板,也得问 你们公司的销售人员。 否则的话,他们的对外报价的依据是什么呢。 等到公司后续 内部流程都稳定了,那就能算出真正准确的成本了。
老师也说对了,我看老板对于客户买我们的配件,他算原材料多少钱,然后再加一个,人工费1.5,比如5个材料成本加起=3块,3*1.5就是销售单价了 要是我拒绝上面4项工作报表,我怎么否绝领导,就怕别的领导这么说,别的公司也是成本会计做的,这4项其实我感觉是生产统计员做的。
你下周主动和领导谈一下,就说,我认为,这4项工作,生产线自己做更为合适, 你可以把每一项,如果你做,你遇到的困难都罗列出来,如果生产线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都罗列出来。 你担心表达不清楚,你就用EXCEL写一下,和他谈时给他看, 或者发邮件给他,只要能说服他了,就可以不做了 产线提供的话,有利于更快的让公司生产流程规范起来。 而且,你的工作量也确实挺大的,一个人哪里做得了那么多工作。 如果你们公司再没有供应链系统的话,这些个工作做起来就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