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两家装修公司报税注意: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仅选一家扣除,次年 3-6 月汇算清缴,合并收入补退税。 信息核对:确保两家收入、扣除申报无误,留存凭证。 关于 “快递证”:若办理时选了邮寄,财政局会寄;未选则需自行领取,具体可咨询办理窗口或当地财政局
就是我们单位他在报增值税的时候,跟那个增值税认证平台是两个人操作,阿包增值税是我另外一个同事,然后那个增值税认证平台,然后那个勾选是我来操作,但是那个我们那个同事,她以为我增值税平台那边已经认证勾选过了,所以他就先把增值税给报了,然后事后才发现,我这边还没有操作,还没有那个发票认证,勾选这样子的话,会会不会对那个我们这个报税有什么影响呀。 我们那个增值税税金已经缴纳了,但是那个增值税认证平台就是勾选那边,我看好像是没有进项税的,就是人家没有开,开具发票给我们,可以进行认证的就是勾,选出来都是零,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我七月份忘记勾选了,没有勾选的话,是要到税务局申请把他把那个报的增值税撤回重新那个再勾选呢,还是说我七月份我不勾选也没有进项税的情况下,不勾选也没有关系,等到八月份然后再勾选认证是不是也可以。 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增值税已经申报,然后增值税认证平台却没有去进项税认证,但是我们也没有进项税,这样子的话,有没有关系,还是说必须要到税务局去处理一下。
老师,就比如说我爸爸以前他们就是做生意注册了有一个公司,然后后来他们没有开发票,没有什么业务,然后他就就过户给到我的头上了,到我的头上以后呢,现在我暂时没什么用,然后我的意思就是现在有一个零申报,意思就是这种的你没有什么业务,你为了保这个公司,他这种的话叫什么零申报是吧?我的意思就这种的话,我自己应该怎么操作?就是好像是每个月要去银行打一下那个对账单什么的,然后自己需要就要去在那个什么税务局什么申报什么的嘛,然后因为今天他们他们说还有一个什么盘,我不知道那个拿回来应该怎么操作?
老师 我们公司是快递公司 去年10-12月原本我们应收零散客户12万的运费 但是因为政策浙江那边免快递费 最后实际我们只收到了6万的运费 就因为浙江免快递费这个政策 当地商务局补贴了我们公司20万 老师 是不是实际上我只用确认6万的收入 那商务局补贴给我们的20万我要怎么做账呢 做营业外收入吗
波德老师,我再打扰你一下,再问个问题,就是这样子的,我们公司因为是采矿业嘛,就是它是属于就是我们拍从公从政府拍卖过来,然后我们开采,开采的时候就用到什么了,用应该好好挖机是吧?挖机的话,我们这个的话,他是就是现在就是财务经理那里就有好多搞什么嘞,搞好多这个个人个人的就是个体户啊,他现在不是有好多个体户,他是个可以那个嘛,他有好多。个体户来开发票,进来当我们的成本。然后这个个体户呢,他是这样子的,他是比如说是老公做事,老公做事,比如说这个月开了3万,那么下个月他就换成他老婆开了3万,再下个月他又换成他老公。本人又去开三三万,这个这个票他去哪里开的,去那个什么邮政那里不是可以代开嘛,他去那里开,我就想说的,想问的是。
就是我们有一个劳务公司嘛,然后劳务公司嘞,他也是帮这个只跟这一个公司开票。然后,那劳务公司呢?它主要是怎么样呢?就是请工人做事。然后,等于说,如果这个劳务公司升了一般纳税人的话,他是只有销项。没有进项,他这个交税是按多少交嘞? 因为劳务公司一般这种的话,他是去外面找那种工人嘛,那工人他肯定开不了发票啊,对不对,那劳务公司你要开票给那个建筑公司啊,那他。如果身为一般纳税人的话,他的那个税是怎么交? 而且,这个劳务公司,他现在是小规模,但是他一直是给这个建筑公司开的是专票。
如果保底利润186万,未超过186*10%的部分按5%提奖金,超过186*10%得部分按5%+3%提奖金,后面类推,在5%金比列基础上总比例不能超过50%,怎么设函数
董孝彬老师我问一下按月发工算个税的税率表有不发一下
2024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被查了,不让加计扣除了,补了企业所得税,2024年的账是前面一个会计做的,那2025年账上是不是不能做研发费用了?还有高企跟专精特新是不是不能申请了?
你好老师,收到科技局研发项目款,最后专项应付款是不是要转到专项基金里面?
一般纳税人酒店,小企业会计准则,酒店员工与外部签订了劳务派遣合同,相当于酒店是用工单位,这样酒店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应该怎么处理?也是计提工资吗,给员工缴纳的五险和公积金分别计入什么,还有劳务派遣公司每个人收80元的服务费计入什么科目?从税务方面有什么需要考虑的,需要注意什么
请问公司给对方公司汇了一笔款,后面某种原因 对方要退款未开票,然后用私人卡退给了私人卡上,请问这个要怎么做账?
收到1%专票,金属制品*钢结构发票可以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吗
文文老师,员工借款抄的时候写的就是贷方
这里讲的内含收益率平均利息是利息是放到N的分子上还是单独一个整体?是我下面写的①还是②?
老师,我公司要注销,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怎么处理,应收应付都能正常收支,只是要一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