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下,非投资性房地产与投资性房地产相互转换时,差额计入不同科目,主要是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和防止利润操纵的考虑,具体原因如下: 1. 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投资性房地产(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核心原因:避免企业通过转换人为虚增当期利润。 非投资性房地产(如自用房产、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若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所有者权益科目),而非当期损益。这是因为此时的增值多为市场波动导致,并非企业日常经营所得,若计入利润会夸大当期收益,可能被企业利用进行利润操纵。 反之,若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差额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当期损益),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不高估资产,及时确认损失)。 2. 投资性房地产转非投资性房地产(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核心原因:反映资产用途变更时的市场价值变动,符合损益确认逻辑。 投资性房地产本身以公允价值计量,其价值变动已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当转换为非投资性房地产(如自用或出售)时,此时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是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的延续,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能更合理地体现当期损益,且不会导致利润操纵(因转换后资产不再以公允价值持续计量,后续变动按成本模式处理)。 简言之,前者限制利得计入当期利润以防操纵,后者则按正常损益逻辑处理,两者均基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谨慎性要求。
公允价值模式下 1、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投资性房地产,涉及其他综合收益吧? 2、为什么投资性房地产转非投,就不涉及其他综合收益?
老师您帮我看一下我理解的对不,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差额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其他综合收益;投资性房地产转化为非投资性房地产,借贷差额均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转化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借贷差额均是留存收益
请问为什么公允价值模式下,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贷方差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工资计提和实际申报工资不一致可以吗?
个人可以带外部账吗?
老师,借:银行存款21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1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150 贷 投房 215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100,借其他综合收益200 贷其他业务成本200,我这一笔业务有多少利润
老师,明天一早能报税吗
可以重新开 冲红吗
有零售有批发 零售收钱 要打到公户吗 还是咋整 现金收了是不也得必须存到公户 过一下账
产权在A的土地,卖给B,B使用,未付全款,未办理产权过户,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该谁付?
归属普通股的净资产和资产总额中间有个什么嘛归属普通股的净资产就是权益部分???麻烦老师给确定下
小规模用备用金还用交税吗
计税基础为什么是30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