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所得 = 500-320=180 万元,按 5 年分期,每年应计入 36 万元。 当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6 万元,后续 4 年每年同调。 若 5 年内转让股权、收回投资或注销,剩余所得需当年一次性计入。
某市居民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度销售货物取得不含税收入6000万元,取得国债利息收入160万元,出租专有技术使用权取得租金收入50万元;全年销售成本34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为330万元;期间费用10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33万元,广告费750万元;营业外支出12万元,其中交通罚款1万元,税收滞纳金4万元,对农村小学直接捐赠了3万元用于翻新校舍,对关系单位赞助支出4万元(非广告性质,而且与生产经营无关);本年用自产货物对外投资,同类货物不含税售价80万元,货物成本52万元,未进行账务处理。要求计算以下数据。(1)2019年该居民企业的会计利润;(2)业务招待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3)广告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4)营业外支出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5)该企业本年度的应的税所得额;(6)该企业本年度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某市居民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度销售货物取得不含税收入6000万元,取得国债利息收入160万元,出租专有技术使用权取得租金收入50万元;全年销售成本34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为330万元;期间费用10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33万元,广告费750万元;营业外支出12万元,其中交通罚款1万元,税收滞纳金4万元,对农村小学直接捐赠了3万元用于翻新校舍,对关系单位赞助支出4万元(非广告性质,而且与生产经营无关);本年用自产货物对外投资,同类货物不含税售价80万元,货物成本52万元,未进行账务处理。要求计算以下数据。(1)2019年该居民企业的会计利润;(2)业务招待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3)广告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4)营业外支出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5)该企业本年度的应的税所得额;(6)该企业本年度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2020年5月该企业以自产产品投资境内乙公司。该产品的不含增值税公允价值200万元,账面成本140万元,会计上已确认转让所得60万元。企业选择将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分5年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这怎么纳税调整呢
某大型商业零售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适用所得税率为13%。2021年6月发生如下业务:(1)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冰箱100台,新冰箱的不含税单价为5000元/台,旧冰箱作价200元/台,收取差价款4800元/台;(2)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电脑一批,当月取得预收款60万元,合同约定下月10日发货;(3)月末盘点时发现,因管理不善造成上月从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处购入的一批已抵扣进项税额、账面价值为20万元的货物。要求:计算该企业本月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综合题(25.0分)30.某市居民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0年度销售货物取得不含税收入6000万元,取得国债利息收入160万元,出租专有技术使用权取得租金收入50万元;全年销售成本3400万元;税金及附加为330万元;期间费用10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33万元,广告费750万元;营业外支出12万元,其中交通罚款1万元,税收滞纳金4万元,对农村小学直接捐赠3万元用于翻新校舍,对关系单位赞助支出4万元(非广告性质,而且与生产经营无关);本年用自产货物对外投资,同类货物不含税售价80万元,货物成本52万元,未进行账务处理。(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要求:(1)计算2020年该居民企业的会计利润;(2)计算业务招待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3)计算广告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4)计算营业外支出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5)计算该企业本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6)计算该企业本年度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老师,我单位酒店,有客户多开票4万多,到时钱打进来,代付叫我们,票会开来对方,我多的部分做留存还是按开票金额都入收入
请教郭老师帮忙回答问题,谢谢
老师请问我们老板个人要用钱,她想把一个工资3000的员工卡里这个月一次性转进6万,说是员工预支工资,那个税我怎么申报,平摊到25年剩下的几个月申报吗
老师,请问下应收账款周转期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有什么区别?
直系亲属股权转让,未分配利润要交税吗?
老师,公司有辆车,但是不是挂在公司户名上的,微修花了9000,开的专票,可以抵扣增值税吗?
请教郭老师帮忙回答问题,谢谢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某资产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该资产的贝塔系数x(市场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A 证券的系统性风险是 B 证券的两倍,则 A 证券的风险收益率是 B证券的两倍,A 证券的必要收益率小于 B证券必要收益率的两倍。,老师,这个可以解释下吗?
老师,那个残报金申报那个怎么填写呢?我们是一般纳税人,但是工人只有不到10个,申报肯定是0元,但是有两处需要填写,第一处:上年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第二处:上面在职职工人数,不知道节点是按最后一个月还是上年曾经在职的呢
老师,为什么算每股收益股数要加权平均,而算每股股利,股数不用加权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