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哦,咱是新来的,这个总账自己不会,也不懂,在这里瞎给时间点,我们要跟老板沟通的:我来了是慢慢把成本搭建起来,以前的数据都没有,目前算不出成本的,要先说难点在哪里,啥也不说,我们随便做得不准,会怀疑我们的专业能力的,成本那个核算的框架我是可以搭好,明天早上我早起看哈
老师我想问一下资产负债表上应交税费和税务局上不一样怎么办?我接手前任会计的账,他有些科目数额不对。9月份应交税费-增值税贷方余额为24953.54,税务局上10月缴纳9月增值税是53901.89,我就纳闷了怎么会差这么多,因为我们每个月都是正常缴税,按道理不会出错,每个月就是开多少发票算多少销项,抵扣多少进项就算多少进项,并且进项票也是跟着成本走的,勾多少进项就代表多少成本。 我我本来想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然后多记一个应收账款,这样的话销项税不就是多了吗?然后应收账款的话,如果他比我们公司真正的应收多的话,我考虑提一个这个坏账准备把它尽量冲平但是我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 或者我看到有些简单粗暴的直接调整当月无税收入多记一个销项?求老师解惑,感谢
老师我想问一下资产负债表上应交税费和税务局上不一样怎么办?我接手前任会计的账,他有些科目数额不对。9月份应交税费-增值税贷方余额为24953.54,税务局上10月缴纳9月增值税是53901.89,我就纳闷了怎么会差这么多,因为我们每个月都是正常缴税,按道理不会出错,每个月就是开多少发票算多少销项,抵扣多少进项就算多少进项,并且进项票也是跟着成本走的,勾多少进项就代表多少成本。 我我本来想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然后多记一个应收账款,这样的话销项税不就是多了吗?然后应收账款的话,如果他比我们公司真正的应收多的话,我考虑提一个这个坏账准备把它尽量冲平但是我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 或者我看到有些简单粗暴的直接调整当月无税收入多记一个销项?求老师解惑,感谢
老师,我接了一家高新企业(刚申请到的),规模很小,不足10人,业务也少。之前代理记账公司直接把采购回来的材料计入研发费用了,没有用生产成本这个科目,也没有结转到库存商品这个科目,人工也是这样,直接计入研发费用化了,卖出商品只确认了收入,以前的账都是这样弄得。我拿到科目余额表,我应该怎么记账啊?公司也提供不了每次领用材料的清单,
请董孝彬老师回答,非董孝彬老师勿扰,是啊,我接了这个工作都默认我是成本会计了。我觉得全盘就是这么想,让我把这个月入库的成品我BOm算出来实际耗用多少材料。因为她结转是占比的嘛,老师看下我最后一次邮箱发的,我里面发了占比表和科目余额表。
请董孝彬老师回答,非董孝彬老师勿扰,委外回来的也按损耗率算的。系统数据进销存不太准,6、7月份都有盘点。实物调系统数咯。 2、老师做的怎么样了呢 3、我现在的理解是,把7月成品入库的工单,这工单领料多少料,比如工单A7月完工入库200个,我就乘以200个领料就是我7月的耗用。现在看这意思主要把材料实际结转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中职工薪酬,已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这行填写的数据是不是跟个税申报的工资金额一致呢?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应付职工薪酬是实发给职工到手的工资吗
老师好,最新企业所得税填写,已经实际支付的职工薪酬这栏,如果24年工资,已经计提,也个税申报,但是在25年发放,这个金额需要填吗?
老师,供应链公司注册地址有要求吗
2025年印花税最新政策?
销售货物月底结余会计分录如何做?
老师:我想问一下:我们有家客户开具发票的抬头一直是以浙江开头的,现在让我们开票时换个抬头(也就是客户要求换)。我让客户拟了份合同给我们。但是物流要怎么操作才能保证四流一致
问一下这个第一笔提交之后后面那一笔退回来了后面又支出去了,现在怎么把这三笔做账呢第一笔已经做了借在建工程,借应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第二笔做账贷: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
资.料什么时候寄出呢?
老师,库存现金有分分钱,这个怎么调整,实际上没有,上次给商家付款少给了些分分钱。
老师,现在新开的有限公司,认缴后实缴期限是多长
我是想先把7月的按她说的算出来,然后8月就是细核算
他说得这么容易,别上当,做了以后老板认为还不如总账瞎估计的,对咱的印象就差了,新人要做就一起做好 ,做不到专业要把困难说出来
早上好,在我取数过程发现如下需要配合 1.材料成本核算问题: 现有领料明细不完整,有97个主件因工单未完工,其前期领料未纳入成本归集。领料数据需按工单号跨月追溯,确保成本匹配。同时,领料单需补充物料单价,以便自动计算消耗。 2.直接人工分配问题: 目前缺乏科学的分配标准。首要需确认各产品是否有标准人工工时?建议以 “标准工时” 或 “实际工时” 作为分配动因,才能准确将人工成本分摊到具体产品。 3.制造费用分配问题: 当前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不明。建议根据费用性质选择成本动因,例如与机器相关的费用(如折旧、电费)按 “机器工时” 分配;与生产管理相关的费用可按 “人工工时” 分配,以提升成本准确性。
1、现在是按工单领料的了。97件主见未结案,比如5000个订单,算消耗就5005,生产就只入库了5000。后面主件就5000,不让计划操作5005。是有未结案的。领料单加单价我问一下系统的人 2、标准工时工程部这工序流程图显示有,他只有分三大步骤的标准工时,没有一气合成成品的标准工时 3、没有机器工时,就电脑显示屏都要人工去操作的。他们没有记录。这里可以从简吗,还有电费。
老师,除了领料单加单价以外还有其他要加单价的吗?出库单,其他出入单是否也要单价。那这个单价是买进来的单价还是加权一次平均单价。erp进销存汇总我现在让系统的人给我把数据调整做准。
1.我们的工单是分批完成,本月完成多少就入库多少,是不是这样操作的,这个领料单是严格按BOM表吗 2.每个产品的标准工时要统计一下是多少 3.那制造费用以什么 标准来分配,按生产数量的平均吗,很不合理,总账也没有按辅助核算 4.
订单是分批完成的,比如订单20000,计划部就下4个工单5000完成。领料单没有按照Bom领料,是按计划部算的消耗率领料,计划部说Bom上的消耗算不准,所以计划算出来买多少生产就领多少。所以现在老板的意思,让我按Bom的算,多出领料算超消耗 2、有标准工时,如果用品种法就得不到这标准工时,它是这样,前加工一个小时做100个,组装200个一小时。包装500一小时。3大步骤就是直接完成成品的标准工时没有。因为是分3条生产线做的,不是一步一条龙直接成成品,工程是这么回复我的 3、总帐没有分配。结转下面没有产品明细
1.明白了,领料单是真实的领料,BOM不全呀,那么多产品,我看没有几个表格 2.那就是标准工时1/100%2B1/200%2B1/500 小时,是不是这么来理解 3.那我们制造费用怎么分配,也按标准工时么,这个要提出分配的文案,让老板认同,要不算出的成本不对,老板会怀疑我们的能力
有Bom的,我只导了两个产品的Bom而已。我昨天叫系统的人把7月成品入库的Bom导出来了。他说把尾阶BOM,半成品都拆成材料了。这个他下班很晚才发给我的。 2、可以这么理解。半成品都是直接在现在转的,不会半成品真拉仓库入库。我们总mes系统扫码转到下条拉生产。 3、老师觉得按标准工时分配吗?现在有怎么做呢 4、全盘她不做这些分录。她只要一个结果结转。她说那么多材料做三级科目她不做的,简话
1.按老板的意思是要把7月完工所有产品ROM导出,我们再核对领料和BOM计算的差异,这是考核生产部的,老板很专业 2.半成品我们有很多吗,这个耳机也不复杂,每个月半成品差不多的话,不要核算了,太复杂,我们总账都没有辅助核算,这才是大头 3.制造费用 的根本没有统一标准,符合公司且老板认同的,就是合适的
老板是挺懂的 半成品现在很多委外给别人做了。组装就是把各个半成品组装一起就是裸机成品了,再到包装。 全盘她说是成本会计核算的 老师那现在7月的怎么做呢。 老板意思是:不能把采购进来的物料视为全部结转,但是全盘会计是按占比0.7左右领料的,老板说成本提前结转,不能真实反映利润,从7月的开始,用成品入库,倒退的方式结合erp系统的领料和Bom表,做领料和结转,说不纠结前面的财报了,把7月的财务按正式的领料结转。
那半成品就晃我们BOM的组成里,领料单里也是领用的半成品么 2.现在不就是在沟通做7月成本核算么 3.7月做出来也不是一会会的事,你看我一大早起床看数据,问题那么多,没有基础,怎么核算成本
1、领料单用半成品,就是BOM里面有几层BOM就开几个领料单去领,要是委外的就开委外单 2、恩老师也辛苦了,做出来我给你赞点钱 3、我看老板的意思主要算材料就得了和成品。可能觉得材料全盘占比太多了,人工和制造费用倒还好。全盘也说截图这里就是成本结转要的数据,领料,成品入库,成品出库,老师看下截图
1.发给我的BOM表里哪个是有半成品的,我核对一下领料单是不是跟BOM匹配的 2.老板也对的,料和工是主要的,人工有标准工时,这也好解决,主要现在我们要抓到每个工单的成品领料多少,还要比较BOM,是超了多少,得汇报老板, 3.先把70个产品BOM要取到,还有25年所有领料导出来,我看7月入库有以前月领料的
你打开里面是CP成品的就是包装成品,LJ就是裸机成品的意思,ZJ字母组件 就是半成品意思。我再发一个7月全BOM的给老师吧,和一个尾阶BOM,半成品都拆成材料了的BOM.
不用到尾阶,我们仓库发出什么 阶的材料就到这个阶就好了,半成品是委外加工的,拿回来就是直接用的,我们也不买半成吕的原料嘛 里面的损耗率我们也一起考虑进来
1、要买原材料散件回来在外发供应商加工。 2、7月入库成品BOM发您邮箱了,您看下。 3、今年的领料等系统的人导出来,
那我们的加工费是怎么支付的,多少钱一个么,因为材料发到加工厂去了,我们还得有委外加工的入出存的,这个台账也得有
是多少钱一个,有单价。有委外出库和入库。那就给老师发委外进货明细表了,采购手工台账没有做,都是用系统。
这次成本核算不用发委外明细的,以后把这些都管理起来,也是财务分析的重点,委外的材料我们有没有管控,这里会不会浪费 系统的数据准不准,多久盘点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