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来料加工业务 12 月 31 日尚未完成,甲公司还没确认加工收入。根据 “收入与成本匹配原则”,营业成本需在确认收入时才结转,此时不能计入营业成本(C 错);而实际发生的 60 万加工费,是为形成待交付的加工产品发生的必要支出,符合存货定义,应先计入存货成本(D 对)。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19年6月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借方余额1,463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余额62.89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甲产品”科目贷方余额122万元。6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2日,外购A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21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3.6万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2万元,增值税税额0.2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保险费1万元,增值税税额0.06万元,以上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批原材料已验收入库,其计划成本为200万元。(2)10日,将一批计划成本为120万元的A材料发往乙公司进行加工,支付加工费及辅料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加工费13.6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18万元。乙公司按税法规定代扣代缴消费税32.5万元。A材料加工后成为B材料。甲公司将收回的B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加工应税消费品丁产品。(3)20日,甲公司收回B材料并验收入库,其计划成本为140万元。(4)25日,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一批,其计划成本为520万元。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19年6月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借方余额1,463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余额62.89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甲产品”科目贷方余额122万元。6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2日,外购A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21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3.6万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2万元,增值税税额0.2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保险费1万元,增值税税额0.06万元,以上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批原材料已验收入库,其计划成本为200万元。(2)10日,将一批计划成本为120万元的A材料发往乙公司进行加工,支付加工费及辅料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加工费13.6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18万元。乙公司按税法规定代扣代缴消费税32.5万元。A材料加工后成为B材料。甲公司将收回的B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加工应税消费品丁产品。(3)20日,甲公司收回B材料并验收入库,其计划成本为140万元。(4)25日,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一批,其计划成本为520万元。
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21年1月发生如下事项:(1)期初结存A原材料计划成本为2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为3万元,A原材料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3万元。(2)2日,购入A原材料一批,实际支付价款为5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6.5万元;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0.3万元,保险费1万元,入库前挑选整理费0.2万元(上述费用不考虑增值税)。该批A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8万元。(3)10日,生产产品领用该A原材料一批,领用材料计划成本为30万元。管理部门领用A原材料一批,领用材料计划成本为5万元。(4)15日,收回之前委托乙公司加工的B半成品一批,委托加工时发出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为15万元;加工过程中支付加工费2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0.26万元;装卸费0.8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0.048万元;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4.5万元。甲公司收回该委托加工物资后准备继续加工生产应税消费品,该批B半成品的计划成本为20万元。(5)月末,甲公司结存A原材料的可变性净
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21年1月发生如下事项:(1)期初结存A原材料计划成本为2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为3万元,A原材料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3万元。(2)2日,购入A原材料一批,实际支付价款为5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6.5万元;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0.3万元,保险费1万元,入库前挑选整理费0.2万元(上述费用不考虑增值税)。该批A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8万元。(3)10日,生产产品领用该A原材料一批,领用材料计划成本为30万元。管理部门领用A原材料一批,领用材料计划成本为5万元。(4)15日,收回之前委托乙公司加工的B半成品一批,委托加工时发出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为15万元;加工过程中支付加工费2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0.26万元;装卸费0.8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0.048万元;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4.5万元。甲公司收回该委托加工物资后准备继续加工生产应税消费品,该批B半成品的计划成本为20万元。(5)月末,甲公司结存A原材料的可变性净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21年1月发生如下事项:(1)期初结存A原材料计划成本为2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为3万元,A原材料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3万元。(2)2日,购入A原材料一批,实际支付价款为5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6.5万元;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0.3万元,保险费1万元,入库前挑选整理费0.2万元(上述费用不考虑增值税)。该批A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8万元。(3)10日,生产产品领用该A原材料一批,领用材料计划成本为30万元。管理部门领用A原材料一批,领用材料计划成本为5万元。(4)15日,收回之前委托乙公司加工的B半成品一批,委托加工时发出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为15万元;加工过程中支付加工费2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0.26万元;装卸费0.8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0.048万元;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4.5万元。甲公司收回该委托加工物资后准备继续加工生产应税消费品,该批B半成品的计划成本为20万元。(5)月末,甲公司结存A原材料的可变性净
 
                我们预付货款,采购库存商品,也有采购未付款的,也就是同一个供应商有预付,也有应付,怎么用科目核算呢?
消费税从价定率计税销售额包含消费税,但不含增值税。老师这句话什么意思啊?
老师,公司工商收益人备案 我才知道,现在搜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显示这样,怎么回事啊
机床磨床金额1万多元.计入到固定资产吗?多久折旧年限
收到一笔资金,作为发工资的钱怎么做会计分录
委托代加工消费税应税商品的。在委托加工环节已经被代扣代缴的消费税,那么把这个商品收回以后,高价卖出的话,请问还需要再补交高出的那部分的消费税吗?
老师请问一下,我们公司现在没什么业务没收入,但有两三个人交社保,这个社保能欠缴吗?
老师,请问一下我们实际购买的是酒水,但是现在给我们开成劳保用品和办公用品,这样有没有问题哇
老师,计提工资工资的时候包不包括代扣的个人部分社保和水电费呢?
请董孝彬老师回答 我有个问题: 就是金银首饰和其他产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按销售额全额从高适用税率。 问题1(征税次数): 金银首饰本来就是在零售环节,如果现在在出厂环节把金银首饰混在一起组成成套,那就是出厂环节要征,零售环节还要就成套的售价征本来就应该在零售环节的消费税,等于交两次,是吧? 问题2(成套适用的税率):就是不看具体的税目是否一样,只看成套里面的应税消费品哪个税率高就用哪个,是吗?如果成套里面就只有金银是应税消费品就用金银首饰的税率就好,如果有其他应税消费品(非金银)就比较税率高低,哪个高用哪个?是吗?那这样不就是跟零售环节按金银首饰的税率来相悖了吗?因为在零售环节也有超豪华小汽车那个税率是10%。感觉在税率这块弄不清用哪个,究竟是怎么用的?
如果计入存货成本,那具体分录是怎么做的尼?
来料加工业务中,实际发生的加工费计入存货成本时,分录如下: 发生加工成本(如人工、辅料等)时: 借:生产成本 —— 来料加工 60 万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加工人员工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 60 万元 此时,“生产成本 —— 来料加工” 属于存货类科目,加工费通过该科目归集,构成存货成本的一部分。待加工完成、确认收入时,再将其从生产成本结转至营业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 万元 贷:生产成本 —— 来料加工 6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