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资产: 借:固定资产 100万元 贷:递延收益 100万元 这里,企业确认了一项固定资产(设备),同时确认了递延收益(负债)。
请问下面两段话有什么区别,一会儿说计入资本公积,一会儿又计入商誉,搞不清: 1.非同控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资本公积 2.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形成的商誉,由于商誉本身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如果要确认,必然增加商誉的账面价值,由此商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又有差异,如此形成循环,所以准则规定这种情况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但是如果是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中取得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应该调整合并时确认的商誉的金额。
(1)在合并情况下,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被购买方的账面价值,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 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对应科目为商誉。 (2)在并情况下,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因企业合并成本固定、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 债,则减少考虑递延所得税后被购买方可辨 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商誉,由此进入不 断循环状态。 请问以上(1)和(2)都是属于非同一控制免税合并的递延所得税处理方法,为什么处理方法不一样?
对于向企业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企业应该按照其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按照名义金额计入递延收益,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 A. 正确 B. 老师!这个名义价就是一元吧直接计入其他收益就可以了吗
甲公司系上市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预计会持续盈利,各年能够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没有期初余额。 2019年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该公司当年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包括以下事项:(1)取得国债利息收入100万元; (2) 因违反税收政策支付的罚款50万元; (3)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0万元;(4)本期提取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5)预计产品质量保证费用40万元。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19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计算甲公司2019年度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3)计算甲公司2019年度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编制甲公司2019年度确认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分录。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理论。(一)资产负债观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因此当资产价值增加或是负债价值减少时会产生收益根据资产负债观,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问题,只要企业的净资产增加了,就应当作为收益确认。因此应首先定义并规范交易或事项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即收益之度量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而非相反。资产负债观认为,企业的收益是企业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长额,而净资产又是由资产减去负债计算得到的,因此这种确认收益的方法被称为资产负债法。用公式表达为:收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投资者投入+向投资者分配。在资产负债观下,损益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二)收入费用观则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收益,会计上通常是在产生收益后再计量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根据收入费用观,企业必须首先按照实现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然后根据配比原则,确定收益。收益确认的这种方法称为收入费用法,也称收益表法。收入费用观下,先确认收入和费用;然后才能据以确定收
小规模是以季为营利计算的吗
老师,公司出具借条给员工,您有模板吗?
?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不包括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情况),应当首先同时确认一项资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和递延收益 不明白意思 为什么同时确认递延收益
老师,我想学习了解国家对批发零售药品方面公司的税收政策应该去哪里学习这方面知识?
关于印花税二季度的没交,现在三季度能补上吗?税务局未核定此税种
老师,那我红冲2024年的账务借销售费用-运输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红字就行了
老板向个人租的房子,每月租金7000,用于老板住宿,能入公司账吗?而且没有发票
老师我想算458万从2017年3月3日到2025年8月31日的总利息是多少钱,
一般纳税人是不查询电子税务平台,看进项票多少,打印出来此账,不是付款时再做账?
我们的客户。通过挂靠B公司出保险费。保险公司把返点打到B公司公账账户,然后我们想拿回这个返点,就要开发票给B公司对吗?
每年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折旧) 10万元 贷:累计折旧 10万元 借:递延收益 10万元 贷: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10万元 这样,补助的收益(100万元)会在10年内逐步确认为收入,与资产的使用期间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