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老师 预征税款,个税 品目名称 经营所得,这怎么来的?应该是一般纳税人怎么会有经营所得,我在别的地方又看到个税 工资薪金,这会不会有错误呢?这家报表营业收入一千万,应该不是个体户吧?
老师,请教下, 个体户和小规模,除了一个交个税一个交企业所得税,其他的账务处理是不是一样的 个体户的成本费用,需要发票做账吗,不然怎么核算利润
刘老师,请问,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征的是什么?是和企业经营相关的利润么?为什么代员工负担的税款不能在计算个体户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扣除?代缴的意思不是和个体户没关系么?如果不扣除,放在应纳税所得额中一起计算,那个体户岂不是因为帮员工代缴而要交税了?
有个个体户,就是申报经营所得时,那个上面的利润总额和财务报表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不一致,就差了个减免增值税的金额,咋操作。
老师,经营所得个税汇算清缴,一个法人有两个个体户,合计利润总额50000,(单个个体户年不超3万)需要交多少税费呢?怎么计算的?
税负怎么核算公式一般怎么算
发出货物怎么核算月末实际成本公式
请问老师,个体工商户季度销售额超过了核定数值,但是未超过30万,增值税申报表是填写在“未达起征点销售额”还是“其他免税销售额”栏次呢?
老师,收到了一正一负两张发票,是不是不用做分录了?那么发票认证勾选这两张票要怎么处理呢
老师,咨询一下个体户定期定额征收,如果从10月份开始对公账户每个月收入100万 成本票 只有商品,其他发现的费用收不到成本票,2025年1月至2025年9月份收入合计不超过60万 现在开始每个月收入100万 到月底30号有什么影响呢
合并报表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
帮我算下,哪个购买方式比较划算。7999分期免息12个月,和7699一次性结清。(免息利息能占多少便宜)
@董孝彬老师,追问,你看这个三季度的表这样填可以不?第一列原值肯定五万,第二列因为我们改账了,截止到三季度也折旧完了,所以累计新旧也是五万。其他不填,因为我试了试填其他的会出来调增调减,但是我们不需要调了
@董孝彬老师,这个表是三季度新增的么?这个是之前触碰到哪里而导致出来的么?这个怎么整?我是一个房产中介,没啥专利技术啊
老师,各种纸质的文件上,签字,按手印,就是用那个红色的印泥,那个印泥是起到什么作用,每个人的手指头,指纹都不一样吗?
好的,祝老师国庆快乐
您好,个体户利润表里的“所得税费用”是按会计利润估算的税费,属于会计处理,会结转到本年利润(借:所得税费用 贷:本年利润),而“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是按税法算的实际应缴个税(一般按收入减成本费用后的应纳税所得额×5%-35%税率),两者因计算标准、扣除项、计提时间不同,金额通常不一样,这是正常的;个体户科目建议设置“所得税费用”(损益类,核算会计计提的税费)、“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负债类,核算实际要缴的个税)、“本年利润”(用于结转损益),平时可按会计利润×适用税率计提所得税费用(如会计利润100000元,税率20%,则借:所得税费用 2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0000 或先挂其他应付款等),实际申报缴纳个税时按税法算的金额(如应纳税所得额80000元,税率10%速算扣除数1500,个税=80000×10%-1500=6500元,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6500 贷:银行存款 6500),期末把“所得税费用”结转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 20000 贷:所得税费用 20000),这样科目清晰且能反映差异,不用纠结两者金额必须一样。
老师,可以把这两者调整成一致吗?
您好,可以调整成一致,但通常没必要——若想一致,需按税务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金额(根据税法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税率算出,如应纳税所得额80000元、税率10%速算扣除数1500,则个税=80000×10%-1500=6500元)来计提“所得税费用”(分录:借:所得税费用 6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6500),这样利润表里“所得税费用”就和实际要缴的个税金额一样,但前提是会计利润和税法应纳税所得额相同或你直接按税务结果计提,否则因计算口径天然不同,两者很难完全一致,强行调一致可能让会计利润失真,一般保持差异并清楚说明即可。
就是说,个体户平时这两个数据不一致,也没有关系对吗?
您好,是的,个体户平时利润表里的“所得税费用”(按会计利润估算)和实际要缴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按税法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不一致是正常现象,没有关系,两者因计算口径、扣除标准等不同天然有差异,只需按规定分别核算(会计提所得税费用并结转本年利润,实际申报缴纳个税时再按税务结果处理),不用强求一致,年底汇算或申报时按税务结果调整缴纳即可。
老师,我再计提经营所得税的时候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个体户经营所得) 这样可以吗
您好,可以这样计提,但更规范的科目是: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或直接贷:应交税费—应交经营所得个税),这样表示按会计利润计提了应负担的所得税费用并确认为负债,后续实际缴纳时再做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虽然个体户交的是“经营所得个税”,但会计上通常统一用“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核算,加不加“经营所得”不影响做账,关键是借贷平衡、科目使用清晰,这样计提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