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想问个关于会计报表的问题,利润表的净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是勾稽关系。那么未分配利润是等于本年未分配的利润。想请问如何计算流动资产才能等于未分配利润。就比如公式应该是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除开实收资本是用于前期投资的,也就是说非流动资产应该是等于实收资本。(未做任何摊销)然后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没有非流动负债,这个公式应该是等于未分配利润的。也是我们老板要求的算出他的资产等不等于现在做出来的利润。可是按照这个算法并不等于,按照理论上好像资产和未分配利润是不是完全无法相等?可是又怎么去解释呢?我理解的是会计等式已经平衡就没有问题。可是老板要求一定要算出来他的资产要等于未分配的利润
汇算清缴前用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做在23 年4月,未分配利润增加356007.86元, 在汇算清缴申报时提示利润总额和年度财务报表的利润总额不一致,去修改年度财务报表的利润表,同步修改资产负债表,但是资产负债表不知道怎么调(因为错账里的有些是去年确实是支付了的,资产负债表如果只调减了负债和调增期末分配利润会导致报表不平,但是资产类的货币是 不能调整的) 现在咨询怎么调2022年度财务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具体调哪个项目?单独调22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会导致报表不平,如果也调上面对应的负债,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勾稽关系不对,利润表因为也是调了的,调之前是勾稽关系对的,说明调之后也对。
我的2023年年末未分配利润是100万,其中包含2023年我预提了费用12万,在2024年一月份收到了2023年费用发票8万,我做的分录是在01月先把预提的费用分录冲销借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12万,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2万,收到的费用发票分录是,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贷:库存现金。目前看报表2023年年末的报表体现未分配还是100万,2024年02月份报表,假如一月二月合计的本年利润是20万。2月末的资产负债表报表未分配利润应该是100+20+12-8=124万,那么五月底之前的汇算清缴提报报表是选择区间2023.01.01至2023.12.31还是哪个区间呢,如果按照2023年的区间选择的话,那未分配利润就不准确了呢。老师看看我上面表达的有没有问题?详细给指点一下?感激!
老师,做一季度账时才发现去年四季度所得税忘记写计提分录,损益结转时也忘记了结账所得税导致未分配利润多了所得税相应的金额 ,所得税一月份是正常交了的 我们是小企业会计准则,不能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那我应该怎么做账?直接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吗? 去年申报表需要改吗?去年汇算清缴还没有做,如果这个修改了以后23年汇算清缴表需要一并做调整吗?怎么调
是这样我今天偶然发现之前有一个已注销掉的分公司账上还挂着一笔其他应付款,之前会计没处理我接手时也没注意按道理来说应该全部合并到总公司的我现在是放着不管还是调整下呢18年注销的18年合并申报财务报表时包涵了这个19年我接手时没有加上这笔数据后面就一直没有加上这个数据我现在咋处理这笔账呢可不可以那个分公司做借其他应付款480贷未分配利润480总公司做借未分配利润贷营业外收入这样一来本年度未分配利润的年初年末差额就不等于利润表上净利润了可以吗
购买旧房,已知发票金额,600万,算房产税为何不直接600*(1-30%)*1.2%为何要用600*(1+3%)✘(1-30%)*1.2%? 为啥把契税算进去?什么情况下加上契税,什么情况下不加契税?
老师个体户是定期定额显示上期核定应纳税经营额是5万,如果月度收入10万,需要调整月度应纳税经营额不,还能个体户还能继续维持定期定额不
其他人名义贷款给转账给投资人,投资人转进公司账户,这个贷款可以用公司账户的钱还吗?
老师请教下,我们是一家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现在有笔业务是购买维修材料去维修空调,请问这个材料不入账直接去维修了,借方写原材料还是主营业务成本或者该怎么写,贷方是银行存款;同样的是够买空调,银行支付,不入库,直接去安装,请问这两个业务的借方分别是什么科目?
老师,个体户是定期定额,核定执行期起2025年1月1日,核定执行期止是2025年12月31日,是不是2026年 需要到税务局继续申请定期定额呢
劳务派遣公司2024年12月时,收取用工单位支付的劳务派遣员工2025年1月的工资2000元,在2024年12月开发票给用工单位,并做会计分录: 1、收取收入(借:银行存款 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 2、确认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1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500); 3、2025年1月支付劳务派遣员工工资1500元(借:应职工薪酬-工资1500 贷:银行存款1500) 假设全年就此笔业务,请问2025年5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职工薪酬-工资薪金支出账载金额、实际发生额、税收入金额分别怎么填?
老师,我们卖车,不给客户销售合同,也可以吧?
老板名下多个公司和1个个体户,法人不是同一个人,个体户长期只有一个客户,客户每月只用银行承兑结算一次,然而收到的银行汇票都被老板背书转给第三方了,钱都直接打到老板其他公司账户了,根本不进个体户的账户,这种有风险吗?
2022.7买车位付了116w2024.12.24开发商开了一张普票这种行为合法吗
供应商已按照采购要求购买了竞争性磋商文件。老师这句啥意思
您好,公司几年前从个人或公户付钱买家具等东西但没拿到发票,现在调整不用改以前年度报表,实务中通常直接把这笔支出计入当期费用(比如管理费用或固定资产折旧)然后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调整,分录是借:管理费用/固定资产等(金额X),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金额X),借贷相等,这样不用改以前报表,但没发票的话即使计入费用或利润分配,税务上也不认这笔支出能税前扣除,申报企业所得税时要纳税调增,所以计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后实际还是不能实现税前扣除。
以前年度的直接计入当期费用的话有金额限制吗?会被税务局认为错误吗?
您好,以前年度无票支出直接计入当期费用没有固定金额限制,但金额过大会被税务局重点关注甚至认定为会计差错,若明显不合理(如突然出现大额“管理费用”且无合理业务背景)可能引发纳税调整或处罚,小额零星支出(如单次≤500元且有收款凭证等)相对风险低,但大额支出(如几万以上的家具采购)即使计入当期费用,因无发票仍会被纳税调增且可能被要求提供交易真实性证明,实务中建议金额较大时附详细说明(如合同、付款记录等)备查,但无法完全避免税务质疑。
如果不计入当期费用,如果有票了,是不是也得计入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这样有票也实现不了税前扣除了呀
您好,如果后期补开了发票,有票的支出应当正常计入对应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等),并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调整以前年度损益(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最终会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实现税前扣除,而不是直接计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果直接不管年份、不管有票没票都统统计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那么有票的支出也会因为没通过正确费用科目核算而无法在当期或以前年度正常税前扣除,导致本可抵税的损失;简单说:有票的支出应当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计入对应费用,然后正常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扣除,而不是硬塞进利润分配,否则有票也白搭。
老师请教一下,假如补开了发票有20来万的这么大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肯定不合适吧?如果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或者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话这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不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吗?这是不是还是不能实现税前扣除?
您好,如果补开20来万发票,直接计入当期费用不合理(会大幅扭曲当期利润),实务中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00,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 200000),再将该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00),虽然“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本质是调整以前年度应计未计的费用或收入,税务上视同该笔支出发生在当年,只要补开的发票合规(如增值税普通发票或专用发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可以在所属年度汇算清缴时正常税前扣除,不会因为最终调整到未分配利润就丧失扣除资格,关键是有合规发票且通过正确科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而不是直接计入当期费用或笼统塞进利润分配。
老师,如果取得发票了但是企业账套里边没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话可以直接计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对吧?那您刚才提到的这部分虽然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但是仍然可以实现税前扣除,那这实现税前扣除是在调整的这一年哪里申报呢会实现这个功能呢,辛苦老师指教?
您好,如果企业账套没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取得补开发票后可以直接计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000,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 200000),但前提是这笔支出实质属于以前年度且未在当年税前扣除;虽然“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但只要补开的发票是合规的(如增值税普通发票或专用发票),并且企业在做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主动将该笔支出对应的金额(20万)作为以前年度应计未计费用在申报表中进行调整(通常填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等相关栏次),税务机关认可后就可以在支出所属年度实现税前扣除,而不是在调整的当年直接扣除,核心是通过汇算清缴申报把这笔支出“归属”到它实际发生的年度去抵税,而不是调整当年。
老师那填入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里面的哪一行里边呢?如果填写完毕后意思是可以直接实现实际支付购买当期未取得发票时所在年度的税前扣除而不是这次调整分录时实现税前扣除?而且这税前扣除汇算清缴时自动归入以前发生的当期也不用给以前年度报表就能实现,这样理解对吗?
您好,实际支付购买当期未取得发票时,若为费用类支出填入《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26行“(十三)跨期扣除项目”,成本类依具体情形对应相关行次;填写后是先按无票情况在支出实际发生年度做纳税调增等处理,后续取得发票在对应年度汇算清缴时通过该表调整实现原支出年度税前扣除,无需修改以前年度报表,汇算清缴系统会自动将该扣除归入原支出当期来实现合规扣除,你对其逻辑方向的理解基本正确,但要注意区分成本、费用类行次选择及调增调减的方向对应业务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