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请问一下,我们老板不是要入一个规上企业,但是要求企业必须是制造企业,但是我们公司目前都是贸易,然后统计局的人就给领导想了办法,叫了外边做做的说来给我们补一部分制造业的账在我原始的账和凭证里,等统计局检查后再把新增的账拿出来,把税务系统里的行业改为制造业,我给老板说了这样会有风险会有风险,但是明天改账的还是要过来,我想给老板发一个信息说说这个事情的具体风险,我应该怎么说呀,因为我只是口头给他说了,我怕后边有事情的话,我没有证据,

2025-10-22 17:37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5-10-22 17:40

某某总,关于明天外聘人员来补制造业账目、后续改税务行业的事,我还是想书面跟您明确下具体风险,也方便您更全面判断: 数据造假风险:补的制造业账目与公司实际贸易业务不符,属于虚假财务数据。统计局检查时若发现账实不符,可能会被认定为 “统计造假”,公司会被列入失信名单,还可能面临罚款,后续再想申请政策扶持、银行贷款都会受影响。 税务稽查风险:税务系统改行业后,税务部门会按制造业企业监管,核查生产经营凭证(如生产设备、原材料采购、生产工时记录等)。补的账目没有真实业务支撑,一旦被稽查,会认定为 “偷税漏税”,不仅要补缴税款、滞纳金,严重的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责任追溯风险:作为公司财务,我需按真实业务记账。若参与虚假账目处理,后续出现问题,我个人也会被税务、统计部门追责,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但更关键的是,您作为公司负责人,是最终的责任承担者,风险会直接关联到您个人和公司的长远发展。 我知道您想让公司入规上企业,但通过补假账的方式风险实在太大,后续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更难解决的麻烦。如果需要,我可以帮您整理一份合规入规上企业的路径建议,比如结合公司实际考虑逐步拓展制造业业务,用真实业务满足入规条件,您看是否需要?

头像
快账用户4839 追问 2025-10-22 17:42

好的,谢谢老师,我只会说有风险,但是说不出来这些,太感谢老师了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10-22 17:42

满意请给五星好评,谢谢

头像
快账用户4839 追问 2025-10-22 17:42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老板说后边会涉及加工制造的,他说不影响没事的,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10-22 17:43

同学你好 这个没事的

头像
快账用户4839 追问 2025-10-22 17:45

老师,这边补账的人说的,这个凭证只应付统计局的检查,后边等统计局的人检查完后,再把补的账拿出来,然后检查完后就不管了,如果后边再抽查到,他们又来帮忙补,这一块又怎么给老师说呀

头像
快账用户4839 追问 2025-10-22 17:48

老师,我还想咨询一下,我们老板不是有几个公司嘛,然后上一季度开票都开得比较多,然后利润比较大,所得税就交得比较多,到时候老板肯定又会说税交多了,我这个又应该怎么说朴老师,谢谢了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10-22 17:49

某某总,补账人员说 “应付检查后抽走账目、后续抽查再补”,其实反而会让风险更隐蔽也更严重,我得跟您说清楚这里的关键问题: “抽走账目” 反而留痕,风险藏不住:补的账目和凭证要嵌入咱们原始账里,统计局检查时会看整套账务逻辑。后续抽走这些假凭证,原始账的科目余额、业务流水会直接对不上(比如收入、成本突然断层),一旦税务或统计后续抽查,很容易发现 “账务被篡改” 的痕迹,反而坐实 “故意造假”,比一直放着风险更大。 “后续再补” 是重复踩坑,责任只会叠加:每次抽查都靠临时补账,相当于每次都在重复 “虚假记账” 的行为。如果第一次没被发现,后续次数越多,留存的假凭证、假数据越多,一旦被查,会被认定为 “多次故意造假”,处罚会加重(比如罚款翻倍、负责人追责升级),不会因为 “每次补完抽走” 就免责。 咱们是责任主体,补账人员不担责:补账的人只是临时帮忙,出了问题他们可以脱身,但您是公司负责人,统计造假、财务造假的法律责任(比如罚款、失信名单)只会落在公司和您身上;我作为财务,参与处理假账也会被连带追责,这些都是补账人员不会替咱们承担的。 其实核心不是 “能不能应付单次检查”,而是这种 “临时补账、反复抽改” 的方式,本质上是在持续制造虚假痕迹,反而把短期风险变成了长期隐患。如果您需要,我可以再整理一份统计入规的合规条件清单,咱们看看能不能从 “真实业务调整” 的角度慢慢达标,这样至少没有风险。

头像
快账用户4839 追问 2025-10-22 17:58

好的,谢谢老师,那税款的事情我应该怎么说呀,老板说的他朋友公司人家一年拿两百多万出来,人家通过买树,然后装修公司开票这些把钱拿出来,说的公司买树子,一年买一百多万,连续几年都在买 意思人家会计比较专业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10-22 18:02

某总,这种 “通过买树、装修开票把钱拿出来” 的操作,看着是 “专业”,但其实是典型的虚开发票、偷税漏税,风险比统计造假更直接,我必须跟您说透: 买树、装修开票 = 虚开,一查一个准:公司实际没买树、没装修,却让对方开发票,这就是 “没有真实业务的虚开发票”。税务现在有大数据稽查,只要查采购合同、物流单据、资金流水(比如买树有没有树苗运输记录、装修有没有实际施工),马上就能发现是假的。一旦被查,不仅要补缴巨额税款 + 滞纳金,还得罚发票金额的1-5 倍罚款,甚至可能涉及刑事责任(老板和会计都可能被追责)。 “朋友公司” 没被查不代表安全:现在税务稽查是 “随机抽查 + 风险推送”,没被查只是暂时的。而且这种操作做多了,账目上的成本、费用会严重失真(比如利润突然变负、资产异常增加),很容易被系统标记为 “高风险企业”,迟早会被盯上。 咱们公司的业务是贸易,硬套 “买树” 逻辑更不合理:贸易公司的成本应该是 “采购商品、运输费”,突然每年买百万的树,行业逻辑完全不通,税务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到时候不仅补税,还会因为 “业务与开票严重不符” 被定性为 “恶意逃税”,处罚只会更重。 其实合法把钱拿出来的方式很多,比如分红(交 20% 个税但合规)、发工资(按实际薪酬申报)、报销真实费用,这些虽然要缴税,但至少安全。如果您觉得税负重,咱们可以研究小规模纳税人优惠、行业性税收减免,这些是合规的节税方式,比虚开发票靠谱得多

头像
快账用户4839 追问 2025-10-22 18:08

好的,谢谢老师,那交所得税的事情我应该怎么说呀老师,我们这个季度估计要交二十多万,但是所有成本票都回来了的,反正利润在这里,我的那个商务费用这些我都入账了到时候汇算调增嘛,一说交税,老板马上就不高兴了哦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10-22 18:11

某总,关于这个季度要交 20 多万所得税的事,我特别理解您希望能合理控税的想法,我也梳理了下现状和关键问题,跟您同步下: 先明确:当前交税是 “利润实缴”,并非多交咱们这季度所有成本票都已入账,商务费用也记了账(后续汇算时会按规定调增),现在算出的利润和对应的 20 多万所得税,是按真实业务数据算出来的 “应缴税额”,不存在多缴的情况,这是咱们公司正常经营该承担的纳税义务。 重点提醒:别用 “补假票” 冲税,会比交税风险大 10 倍之前您提的 “买树、开装修票” 之类的方式,看似能冲减利润少交税,但本质是用虚开发票掩盖真实利润,属于 “偷税”。一旦被税务查到,不仅要补回这 20 多万税,还要加征每天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再罚 1-5 倍罚款(最少罚 20 多万),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公司征信,后续连开票、投标都受限制,反而比正常交税亏更多。 给您两个合规的建议,咱们可以一起琢磨一是咱们后续可以提前规划真实费用,比如公司正常的采购、办公支出,都及时要票入账,合规减少利润;二是如果公司有符合条件的优惠政策(比如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费减免、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我可以再梳理下,看能不能帮公司争取到合法的减税空间。 您看,咱们是先一起核对下这季度的利润和税额明细,确认数据没问题?还是我先整理一份当前可适用的税收优惠清单,咱们看看有没有能争取的合规减税项?

头像
快账用户4839 追问 2025-10-22 18:12

老师还有入规的事情,老板就是说后期会有涉及制造业,但是估计是委托别人加工的这种,那这样算不算是制造业呀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10-22 18:15

某 总,委托别人加工的模式,大概率不算统计局认定的 “制造业”,入规时可能不满足条件,得跟您说清楚关键区别: 统计局对 “制造业” 的核心要求是 “自己生产加工”:得有自己的生产场地、生产设备、生产人员,能独立完成产品的制造流程(哪怕是部分核心工序)。而委托加工是咱们出材料、付加工费,让别人帮着生产,咱们没有实际生产环节,按统计口径会归为 “贸易类” 或 “委托加工服务类”,不算制造业。 入规检查会查 “生产实质证据”:统计局看的是真实生产能力,比如有没有生产车间的租赁合同、设备采购发票、生产工人的工资流水、生产工时记录这些。委托加工的话,咱们拿不出这些 “自己生产” 的凭证,就算暂时补了账,检查时也容易被识破,反而落个 “统计造假” 的风险。 如果后期想转制造业,得先搭 “生产基础”:要是咱们确实想往制造业靠,建议先从合规角度准备,比如先租个小生产场地、买些基础生产设备、招聘少量生产人员,哪怕初期主要还是委托加工,但先有了 “自己生产” 的实质动作,后续再逐步扩大生产规模,这样后续入规时,既有真实业务支撑,也符合统计口径,比直接补假账安全得多。 您要是想更稳妥,我可以帮您查一下咱们当地统计局对 “制造业入规” 的具体条件清单,把需要准备的资料(比如生产场地证明、设备清单这些)列出来,咱们对照着看怎么逐步落地,您看需要吗?

头像
快账用户4839 追问 2025-10-22 18:38

好的,谢谢老师,太感谢了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10-22 18:39

满意请给五星好评,谢谢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同学,你说了那么多,想问些什么?
2019-06-25
不行 预付款充值的发票是不征税的,你们没有提供业务不能给他们开票
2020-03-13
你好!充值时你们怎么做的会计分录?
2020-03-13
你好,正常来说退款的开红票的,虽然工作中也有让购买方开票过去的,但并不合理,如果让你们给开票的话你以什么名目开呢,所以还是开红票好
2020-03-13
您好,如果在次年汇算清缴前不能取得发票就得纳税调增。
2024-09-11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