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整体损耗率(核心指标,反映全流程损耗) 公式:整体损耗率 = 实际损耗量 ÷ 总购入量 × 100% 计算:600 ÷ 4500 × 100% ≈ 13.33% 意义:体现 A 材料从购入到当前节点的整体损耗水平,包含未做领料流程的隐性损耗。 2. 生产损耗率(补充指标,反映生产环节损耗) 公式:生产损耗率 = 实际损耗量 ÷ 生产实际耗用总量 × 100% 计算:600 ÷ 4200 × 100% ≈ 16.67% 意义:聚焦生产环节,体现生产领用(含隐性损耗)过程中的损耗占比。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3%,运费不考虑增值税。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4月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额20000元,共2000公斤。4月份与A材料相关的资料如下:(1)8日,以汇兑结算方式购入A材料3000公斤,发票账单已收到,货款36000元,增值税额4680元,运杂费1000元。材料尚未到达,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2)11日,收到8日采购的A材料,验收时发现只有2950公斤。经检查,短缺的50公斤确定为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A材料验收入库。(3)18日,使用银行汇票80000元购入A材料5050公斤,货款为49500元,增值税额为6435元,另支付运杂费15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4)30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4月份为生产产品领用A材料6000公斤。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A材料的一次加权单位成本,并编制甲企业4月份与A材料有关的会计分录。
2、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3%。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运输费不考虑增值税。2020年4月,与A材料相关的资料如下:(1)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额18000元(共1800千克)。(2)5日,收到200千克A材料的发票账单,货款1800元,增值税税额234元,对方代垫运输费4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论。(3)8日,以汇兑结算方式购入A材料3000千克,发票账单已收到,货款36000元,增值税税额4680元,运输费用1000元。材料尚未到达,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4)11日,收到8日采购的A材料,验收时发现只有2950千克。经检查,短缺的50公斤确定为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A材料验收入库。(5)18日,持银行汇票80000元购入A材料5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49500元,增值税税额为6435元,另支付运输费用2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6)30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4月份基本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领用A材料6000千克,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000千克
①本年本厂购入A材料 656030.2斤 本年所有客户拉来A材料 277355.3斤 ②本年A材料产品+废渣出库净重 916237.65斤(每100斤里面估计有2斤的损耗还没减掉) 中途找外加工帮忙生产有124.28斤的废渣没拿回来,直接算给加工商 ③实际盘点库存还有A材料4047斤去年余留库存A材料还有4858斤 接下来还有个 B材料 入库: ①去年余留B材料 7925斤 ②本年采购入库B材料 263292.88斤 ③本年客户拉来的B材料 252704.73斤 出库: ①本年B材料产品+废渣出库净重 518390.5斤(每斤里面有2斤的损耗还没减掉) ②中途找个别外加工帮忙生产有1184.83斤的损耗废渣没拿回来,直接算给了外加工,没有算给本厂 实际盘点库存: B材料还有8761.3斤 ,那1%的耗损呢?怎么计算呀?就是不知道没打折扣也盘盈,正常不正常?老师
2.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3%,运费不考虑增值税。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4月1日,原材料一A材料”科目余额20000元,共2000公斤。4月份与A材料相关的资料如下: (1) 8日,以汇兑结算方式购入A材料3000公斤,发票账单已收到,货款36000元,增值税额4680元,运杂费1 000元。材料尚未到达,款项己由银行存款支付。 (2) 11日,收到8日采购的A材料,验收时发现只有2950公斤。经检查,短缺的50公斤确定为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A材料验收入库。 (3) 18日,使用银行汇票80 000元购入A材料5050公斤,货款为49500元,增值税额为6435元,另支付运杂费1 5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 (4) 30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4月份为生产产品领用A材料6000公斤。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A材料的一次加权单位成本,并编制甲企业4月份与A材料有关的会计分录
老师您好,为什么本期计划成本是68000呢?不是入库时短缺100公斤嘛,搜索到的答案如下:某工业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020年6月1日“原材料—甲材料”科目余额为6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科目借方余额为200元,当月购入甲材料1000公斤,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63000元,增值税额为8190元,企业实际验收入库时短缺100公斤,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当月发出甲材料800公斤,单位计划成本为每公斤68元。若该材料期末未发生减值。要求:(1)计算甲材料本月成本差异率(2)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3)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温暖的衬衫于2020-07-0610:06发布1797次浏览温馨提示:如果以上问题和您遇到的情况不相符,可在线咨询老师!免费咨询老师老师解答林立老师|官方答疑老师职称:中级会计师,税务师你好(1)计算甲材料本月成本差异率(200-5000)/(60000加上68000)=-3.75%
老师好,因为社保的缴费基数调整了,10月份补交了之前的社保,该怎么做账呢
电商是怎么保存物流凭证的,把每个订单的物流都打印出来附凭证后面?
老师,11月新增的社保人员 11月能申报吗
老师请问离职员工,个税选非正常就好了哈,还需要报送吗
@郭老师@郭老师@郭老师
我在2018年代付电费18万 对方当月就把钱还给我们了 收到18万的分录 会计是挂账的 其他应付款 现在2025年 我要调平这个其他应付账款 怎么写分录
这张票据可以税前扣除吗?
处置一台职工食堂用过的设备,设备购置时按规定未扺扣,含税收入1.03万元,按用户开的増值税专用发票 为啥不用1.03/3%✘2%计算销项税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未抵扣减按2%征收呀,老师)
老师,快账软件,我想设置期初余额,但是录入期初余额时,科目没有明细,我又先设置了科目明细,但是再录入期初余额,又不让录入了,怎么办
老师就是我没有备份可以去哪里查看企业章程,就是不去税务局查,自己怎么查?
A材料购入4500公斤,领料3600公斤,生产损耗600公斤(未做单据,是盘点后发现)实际仓库只剩300公斤,生产成品需要领料A材料及其他材料共领料38000公斤,600➗38000这个算法合理吗?
不合理。 原因:损耗率计算需遵循 “损耗量与对应基数匹配” 原则。600 公斤是 A 材料的专项损耗,而 38000 公斤是 “A 材料及其他材料” 的总领料量,两者并非同一口径(前者是单一材料损耗,后者是多材料总耗用),用单一材料损耗除以多材料总耗,无法准确反映 A 材料自身的损耗水平,逻辑不对应。 更合理的基数应为 A 材料的实际总耗用(3600+600=4200 公斤)或总购入量(4500 公斤),如之前提到的 16.67% 或 13.33%。
如果损耗5%,正常领料100公斤,那么损耗是多少,反之损耗率怎么计算出来,为什么4.76%和5%算的不一样?
1.损耗量 = 100×5%=5 公斤;2. 损耗率 = 损耗量 ÷ 对应基数 ×100%;3. 4.76% 是误将 “领料量 + 损耗量” 当基数(5÷105),5% 是按 “领料量” 为基数(5÷100),基数不同结果不同。
哪种才是对的?
基数究竟是正常用量还是用投入量(正常量➕损耗量)?
按正常用量(实际领料量)为基数算 5% 是对的,投入量(正常量 + 损耗量)不能作为常规基数,核心是基数要匹配损耗产生的基础。
那为什么上面算损耗率基数又是3600➕600,就是600➗4200
因为 3600+600 是 A 材料实际总投入量,和 “正常用量” 都是损耗对应的实际耗用基数,逻辑一致,只是前者补了未做单的损耗量。
还是没搞懂,如果损耗5%,正常领料100公斤,,那5➗105
对的 就是这样计算的哦
实际领料要领105,正常开单100,但是知道这款材料会损耗,就5%去计算损耗量,多领5公斤
同学你好 那就是5除以105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