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剩余的持股是用于战略性持股,为了达到控制被投资公司的,而不是为了继续对外抛售。

情形三,为啥长投卖掉一部分之后仍然是控制,就不能划分为持有待售,画圈的部分怎么理解?
老师,1.第一张图片中,权益法调整时标注绿色的“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指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也就是在没有计提减值的情况下,应该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吗?2.第二张图片,个别报表权益法调整,第一步投资时点的调整,因为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00*40%=240,投资时点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500*40=200,240大于200,所以不用调整,是吗?3.合并报表处理,规定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始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那么第二张图下面计算时为什么要加上25?第三张图,合并报表的后面两个分录如何理解呢?
。公司最初的创建人王强和李汉两人没有资金投资到公司,由于担心失掉公司控制权,又不愿意出售额外股份给外人(他们两人目前拥有60%的股份,其余之股份为一机构投资人持有)。该公司的长期负债之利率为10%,王先生及李先生非常忧虑继续保有其信用额度。该公司的销货条件为“2/10,n/60”,约半数的顾客享受折扣,但有许多未享受折扣的顾客,延迟付款。2001年的呆账损失计450万元,信贷部门的成本(分析及收款费用)总计为50万元。该公司制造几种不同形式的电脑,但售价均为5000元,销货成本约为4000元。2001年销售总计20000部。销售情况在该年相当平稳,没有显著的季节变动。从生产一种电脑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之设置成本为5000元,此项数值可视为“订货成本”。储存存货的成本估计为30%;这么高的比率,是由于高技术产品如电脑陈旧的耗费很大。试分析该公司的财状况,特别是其信用存货政策,并提出改善建议
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成本法:适用情况为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对投资收益的处理 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我才确认投资收益,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 权益法对应得你可以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我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亏损就反过来做)。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 成本法会计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或派发股利时 宣告时: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收到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这是对的吗?
老师 持有待售有个不明白的点 持有待售的长期股权投资 出售部分或全部股权 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的 母公司个别报表将子公司整体划分为持有待售 合并报表 是子公司全部资产负债划分持有待售 所以母公司将子公司全部资产负债已经划分了持有待售呀 但是第2条怎么还要区分企业出售子公司投资后的部分权益性投资 一个是长投权益法 一个是金融工具
请问老师,失业保险金到退休一直没用过会退吗?
一般纳税人交企业所得税按季度还是按月
外贸企业申报增值税怎么填
老师心里好烦,导航算个运费,老板还要把她的亲戚弄进来一起算,登个发货的账,老板娘还自己登记做备忘录,她这是明显的不相信人
您好,老师,假定客户在咱们公司买1000万的货,对方公司的业务员吃回扣的情况,一般咋处理,从账上来说,是这个很多,又很普遍
老师,这种情况咋处理呀
做账的时候,怎么看自己的分录有没有做错呢?
有一家原有合伙股东,现其他股东退出,是做一盘内账好还是分开独立核算还合并管理报表?
@董晓彬老师接一下。谢谢
税务要求填写1-9月计入成本费用应付职工薪酬金额,和实际发放应付工资金额(和税务系统金额一致)。怎么填写?账面金额和税务系统金额差一个月
意思剩余股份是重大影响就是为了继续抛售?
重大影响是要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